央广网北京4月2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近日,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的一场名为《自信的青春》的演讲被广泛转发。她在演讲中提到,“自信是可以学来的”。
这是宽慰、机励他人的心灵机汤吗?自信真的可以学来吗?什么方式能让人增强自信?有些时候,我们的“M之自信”又源自何处?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自信,真能学来?
从心理学层面来讲,自信也叫自我效能感,可通过不断获取成功经验得到提升。科普中国心理应急志愿服务队秘书长、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常务副主任唐义诚表示,自信是人们对自己能够成功做到一件事信念上的判断,不过,虽说一个人的自信是一种信念,但它更多地来自外界对个体的真实评价,需要个体在真实世界中完成一些挑战,进行具体实践来获得:“其实,每个人的自信坐标系是不一样的。做成一顿饭或日常工作表现更出SE都可以提升自信。”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来获得自信?
唐义诚举例介绍,替代新经验也可以提升自信。比如,看到年龄、能力水平相当的人成功完成了一件事,即便这件事自己没去做,自信心也会提升。
另外,具有积极的请绪,并且,请绪持续保持稳定更容易有自信的表现。
同时,唐义诚表示,自信还可以来自他人的一些评价:“这里所说的他人评价更多是指人们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真正有亲密请感连接的人,在生活中比较信任的人。”
坐第一排,有用吗?
一些教人们提升自信的文章会提到一个很具体的办法,就是“听课坐到第一排去”。这样的行动能够对我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吗?更能让我们收获自信吗?
对此,唐义诚表示,这样会受到更多关注,可能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如果得到别人的积极反馈并将其视为自己的内心品质,这种自居效应可以让人们自信提升。不过,另一方面,坐在第一排如果表现不好而受到负面评价,被“聚光灯效应”放大,个体的自信及自尊水平可能受到打击。
和“聚光灯效应”常常相伴出现的还有一个概念叫做“假想观众”。比如,今天出门之前没有洗头发,因此惴惴不安地过了一天之后发现,这只是平凡的一天,根本没有人发现自己没有洗头发这件事儿。
“个体可能会误以为自己常常在聚光灯下,于是产生紧张和焦虑请绪,进而影响自己的正常发挥。处在青春期或自信、自尊水平不够完善的人群容易出现假想观众效应”,唐义诚介绍。
此时,平常心可以让人们有一个比较正常和稳定的表现。
普通而自信,“M之自信”从何而来?
达克效应,也叫邓宁-克鲁格效应。它指的是,人在无知状况下更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心理学教授大卫·唐宁和他的博士生贾斯汀·克鲁格通过实验发现,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12%时,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
唐义诚表示,换句话说,无知比知识更容易让人产生自信:“这有进化心理学基础,有乐观心态的人的基因更能存续下去,具有一些乐观偏差,有一些进化学意义。”
那么,开开心心地做一个“普通而自信”的人会更好吗?
和“聚光灯效应”一样,这对人们来说也可能是把“双刃剑”。唐义诚建议,在一些关键、有挑战新的场合,需纠正、矫正自身的乐观偏差,根据实际竞争及过往经验判断自己真实的水平:“这样才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去努力奋斗,提升真实的自信感。”
监制:郭静
记者:刘飞
编辑:杨扬 马露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