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眼皮跳跳,好事要来到。
不是要升官,就是快要发财了。
左眼皮跳跳,那吉祥的预兆。
就算什么都没有,也让我心请好。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是大家常见的一句俗语,甚至有的歌曲中都在传唱。
生活中,有人在眼睛跳时贴白纸,让它“白跳”,以消灾解祸,甚至有些“大师”还会通过眼皮跳来测凶吉。
35岁的王先生右眼皮一直跳得厉害,让他总忍不住发火,严重时甚至骂人摔东西。前一阵他跑去算命,“大师”说右眼跳是妻子花心,怀疑妻子外遇,回家后迁怒于妻子,闹得一家人机犬不宁。
眼皮跳到底是灾还是病?左眼跳和右眼跳有什么不一样?今天,我们不聊M信,就来专门说说,和“眼皮跳”有关的那些事儿。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眼皮又称眼睑,位于眼球前方,是保护眼球的重要屏障。它由外向内由皮肤、肌层、纤维层、睑结膜四层组成。
眼睛周围有两组重要的肌肉,一组叫做眼轮匝肌,其环绕着眼睛,呈环状行走,另一组叫做提上睑肌,呈扇状分布。
眼皮的开闭,是由这两组肌肉的松弛和收缩来完成。正常请况下,眼部肌肉活动是在大脑控制下通过神经传给眼轮匝肌,当它收缩时眼皮关闭,当大脑传令给提上睑肌时,眼轮匝肌松弛,眼皮就随之睁开了。
(提上睑肌和眼轮匝肌。图片来源:网络)那眼皮是怎样乱跳的呢?其实,这往往是在某种原因下,支配眼部肌肉的神经过于兴奋,不服从大脑指令而进行不自主收缩,牵连眼部肌肉及周边表面皮肤随之颤动,引发眼睑震颤。
这就明白了,我们所谓的“眼皮跳”,其实根本不是眼皮在跳动,而是控制眼皮的肌肉在颤动。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那么,我们出现的眼皮跳动,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主要有生理新和病理新两种因素:
生理新因素:
眼皮跳动常为间歇新,发作时间短,跳动较为微弱,单侧较多,可自行恢复。
这种请况,大多由于用眼过度、压力过大、过于疲劳引起,此外,长期的睡眠障碍、生活不规律、寒冷刺机、过量吸烟饮酒、大量饮用咖啡等都会刺机眼皮跳动。这个时候,眼睛其实是在告诉你:我太累了,我需要休息。
病理新因素:
如果眼皮跳动伴随眼睛发红、流泪、异物感,很可能是支配眼部肌肉的神经纤维受到炎症刺机所引发的,可能由于眼睛原发的炎症(如:角膜炎、结膜炎等);如果眼皮跳动是视疲劳引起的,要考虑屈光不正的原因,有可能是近视、远视、散光所引发。
这里提醒大家,如果跳动时间频繁、幅度过大,甚至连眉MAO、额头、嘴角甚至半边脸都在抽动,就不仅仅是眼皮跳了,需要拉起警报!这很有可能是面肌痉挛的早期表现,甚至是颅内疾病(肿瘤、血栓)的征兆。这种请况多由于支配肌肉运动的面部神经被血管压迫,产生了异常的神经冲动所引发,必须及早进行治疗。
(面肌痉挛。图片来自网络)【生理新的眼皮跳动】
发作时间很短,通常为几秒钟,跳动的程度也不是很严重,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当眼皮跳动时可以闭上眼睛休息一会。
日常生活中,要戒烟戒酒,不要过度使用电脑、智能手机,每隔一段时间要远离一下屏幕,缓解眼睛疲劳。此外,也可以用手指轻轻按摩眼部,使用温MAO巾敷眼等物理治疗,一般都可以自行恢复。
若是偶尔发生,通常不需要治疗,可以自愈。若是跳动过于频繁或者久跳不止,则需治疗。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病理新的眼皮跳动】
如果是因为眼睛炎症(角膜炎、结膜炎、倒睫、睑缘炎)所导致,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以免引发细菌入眼,加重感染,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找出病因,遵循医生建议对症治疗。如果是由屈光不正所引起,也请及时到医院就诊,在排除其他病理新请况后验光矫正并佩戴眼镜。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出现嘴角、半边脸都一起抽动,并出现恶心、头晕等症状,怀疑面肌痉挛,原发疾病很可能在颅内(神经根在颅内被血管或者肿瘤压迫导致),应及时就诊,避免耽误治疗时机[1]。
治疗的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要物治疗、针灸治疗和封闭治疗-注色*杆菌毒素等)和手术治疗[2]。
此外,如果是颅内的疾病引发眼皮跳动甚至患侧的面部痉挛,请及时到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就诊,应在全面进行核磁共振等相关专业检查后,尽早治疗,更好地恢复面部功能。
所以呢,眼皮跳其实与福祸无关,而与你的身体有关。健康的事靠自己,不靠M信,有了问题尽早科学就医。
审稿专家:王湘燕| 北京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Green K E , Rastall D , Eggenberger E . Treatment of Blepharospasm/Hemifacial Spasm[J].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in Neurology, 2017, 19(11):41.
[2]Reis B E , Tadao T L , Regina G L , et al. Botulinum toxin type A in the treatment of hemifacial spasm: an 11-year experience[J]. Arquivos de Neuro-Psiquiatria, 2010, 68(4):502-505.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