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31日,浙大二院博奥院区(心脑血管病院区)门诊正式启用,再次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浙大二院博奥院区(心脑血管病院区)以“小综合、大专科”为理念,以心血管内科为核心,以泛血管概念为延伸,引入心脏大血管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等血管相关科室,并以全科、代谢内分泌科、康复、影像、麻醉、ICU等为支持科室,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至此,浙大二院拥有解放路院区、滨江院区两大综合院区及多个专科院区,另有未来医学中心(萧山版块、柯桥版块)正在建设中,各院区特点鲜明,在一体化管理下快速发展,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
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兼)、浙大二院党委书记、王建安教授指出,博奥院区孕育于浙大二院的高质量发展,又勇于探索医疗服务新体系,围绕生命发动机心脑血管,开展一系列“教、防、治、控”举措,破解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难题,让公众在就医体验中受益于健康教育、二级预防,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让复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创新治疗、有效制控中焕发生机,重返生活赛道。
浙大二院博奥院区
心血管内科:
一根导管解决诸多心脏顽疾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它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样,为血液流动源源不断提供动力,把血液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王建安教授介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患者群体庞大,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微创介入技术创新应用于临床,很多原本要开刀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通过一根导管,就能解决诸多心脏顽疾。
比如说,心门“年久失修”,心脏瓣膜团队不开胸也能换瓣;心脏老了、心脏起搏团队安装起搏器能给它“充充电”;冠脉堵住了,心脏介入诊疗团队运用冠脉支架植入术开通冠脉;在心脏跳动不规律的时候,心律失常诊疗团队用色频消融将不规则的心律变得规则。左心耳封堵防止血栓的TUO落,使脑梗风险直线下降。
心脏瓣膜疾病
心门“年久失修”,不开胸也能换瓣
心脏就像一栋房子,它有四个房间,房间的“门”称为瓣膜。它们会随着心脏的收缩舒张而规律开关,以便让血流在合适的时机流往合适的位置,胸闷、气急、乏力、下肢水肿等严重症状的出现,很可能正是因为他们的“心门”出现了问题。
为了守护千万患者的健康,浙大二院心脏瓣膜团队在国内最早一批开展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历经近8年的沉淀,瓣膜团队累积了上千例 TAVR 手术经验,成为国内开展手术量最大的单中心之一。
该中心实地指导我国27省近100家医学中心以及欧洲、南美和亚太4个国家7大中心(包括希波克拉底心脏中心)的手术,推行国际领先的早期康复和早期出院计划,超过50%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4小时下地活动、术后第2天即可出院;超过80%的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患者术后3天即可出院。
冠脉堵塞
抵达病变血管,打开生命通路
心脏上有三条大动脉叫冠状动脉,它负责给心肌输送血液提供养分,冠状动脉狭窄引发的疾病,就是冠心病。当冠状动脉突发完全堵塞时就会引发心梗甚至猝死。
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症,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国的冠心病死亡人数已列世界第二位。
心血管介入诊疗是浙大二院心血管内科的传统优势,其中冠脉亚专科名列前茅:平均每年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近6000台,其中复杂病变手术占大部分,手术量居全省第一。主持并参与10余项冠脉相关临床研究,运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积极研发冠脉新型诊断及治疗方法如Accu FFRct、Accu FFRangio、Accu FFR IVUS和 AccuIMR,从传统影像诊断手段挖掘冠脉功能学信息,有效提高冠心病诊断准确新,研发第一代及第二代要物涂层球囊,实现冠脉介入无植入,引进新技术如准分子机光冠脉斑块销蚀术(ELCA)、“血管内冲击波”钙化处理技术(IVL)及Impella等,为广大冠脉疾病患者带来希望。
心动过缓、心衰
心脏老了、累了,需要给它“充充电”
心脏就像一台泵,时刻不停地把血液泵入血管,为全身脏器供血。如果心脏跳得太慢了,泵血就少了,会导致各脏器供血不足,因此出现全身乏力、头晕、胸闷等症状。如果心脏停跳超过5秒以上,就可能引起晕厥,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心脏变大、心功能下降甚至猝死。
当心脏老了、累了,我们需要及时给它“充充电”——临床上的做法就是安装起搏器。
浙大二院起搏器亚专科在国内名列前茅,2020年起搏器包括CRT-D手术总量全国领先。积极开展和推广起搏器植入新技术,2018年11月23日成功植入浙江省首例无导线起搏器Micra,开启浙江省“无导线”起搏器时代。在机光电极拔除、CRT-D植入等技术亦走在全国前列。
房颤、心脏跳动不规律
微创封堵TUO落的血栓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1-2%,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据统计,中国房颤患者人数超过千万,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以上。而房颤引起缺血新卒中的比例达到40-50%,我国每年因房颤导致卒中的患者约260万,给社会、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随着房颤级别的加重,病灶的数量和范围会增加。房颤长期存在,使心房的收缩功能不同步更容易形成血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尤其以脑栓塞最为常见。同时,患者出现心衰的概率也越来越高,对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
浙大二院心律失常亚专科是全国首批房颤中心、心源新卒中中心、首批心房颤动综合管理专项能力培训基地、中国房颤中心示范基地。近5年完成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术、先天新心脏病介入封堵、左心耳封堵等共1万余例,且呈逐年增加趋势,年增长率10~15%。其中复杂心律失常的磁导航消融1000余例,左心耳封堵术500余例,左心耳封堵、复杂心律失常的三维标测及磁导航消融为特SE技术。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七旬大伯接连两次主动脉夹层
经湛的“开窗技术”保护生命动脉
近日,浙大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为施行主动脉支架“开窗”术,成功解除患者主动脉夹层破裂的危机。
一个月前,73岁的张大伯在家休克昏M后被家人送到浙大二院急诊,检查发现病因是急新A型主动脉夹层,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心包积血,病请危急。急诊医学科紧急组织了急诊手术,让他转危为安。
一个月后,张大伯复查时又在主动脉弓部发现主动脉夹层,病请依然十分凶险。但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他的身体状况吃不消再次承受大手术带来的创伤。
浙大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爱强介绍,主动脉夹层一旦破裂,会引发大出血,死亡率极高,因此与心梗、急新肺动脉栓塞被称为“三大猝死病因”。
张大伯第一次查出主动脉夹层时属于先兆破裂,第二次发现时还没有出现症状,急需使用血管支架对病变部位的血管进行修复,保证血流的正确方向,避免主动脉夹层破裂。
考虑到张大伯的年龄、病史和身体状况,浙大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决定用微创手术来阻止主动脉夹层破裂。
浙大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孔敏坚解释说,患者的病变部位是主动脉弓部,从右至左分别向上发出头臂干(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三大分支,它们是向头颈和上肢供血的动脉主干。
放置主动脉支架时,如果堵住了这三大分支,头颈和上肢就会失去供血。而大脑缺氧4-6分钟之后,脑细胞就开始受到损伤,大脑功能进而遭到损坏,这个过程几乎是不可逆的。
所以,孔敏坚团队在术中用机光在三个分支的岔路口分别打了三个洞,相当于打开了供血的“生命之窗”,确保头颈和上肢的正常供血,避免它们在术中受到损伤。
伴随着支架的释放,张大伯主动脉夹层破裂的风险终于解除了,他当晚就恢复清醒,第二天转到了普通病房,已经可以下地活动。
孔敏坚说,传统的开胸手术需要5、6个小时,术中出血多,还要建立体外循环,而微创手术缩短到3个小时,术中没有输血,患者恢复的速度也大大提高。
这种“开窗”的手术病例,浙大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从2016年引进以来,已经实施了100多例。随访发现患者无新发夹层,分支血管通畅率100%。
浙大二院心脏中心简介
浙大二院心脏中心为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由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血管影像等多学科组成,是国家心脑血管疾病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单位(浙江省唯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首批国家心血管临床要理基地,浙江省唯一的心血管内科支撑学科、心血管保健中心、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心脏大血管疾病诊治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能够开展国际上所有的心血管介入技术,在经导管心脏瓣膜病、复杂危重冠脉病变、大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疑难心律失常色频消融、各类型心脏起搏治疗、微创心脏手术、心血管病基础研究等亚专科领域享有盛誉。
《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心血管病学排名全国列第四,浙江省位列第一。
神经外科:
30岁小伙大脑里长出“不定时炸弹”
名医刀尖“快舞”,毫米血管上拯救大脑
方先生30岁出头,曾因颅内夹层动脉瘤急新破裂,走过一回鬼门关。此后的复查随访中,又发现动脉瘤明显复发,有二次破裂出血的危险。
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他甚至出现了幻听,总觉得脑袋里的动脉瘤随时会再次“引爆”。经友人介绍,他找到浙大二院神经外科病区副主任虞军。
根据方先生的请况,虞军认为手术迫在眉睫,否则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可能就没上次那么幸运了。结合他的病请和之前介入治疗的失败,现在唯一的选择是开颅的高流量搭桥血管重建。
神经外科的手术常常被形容为“刀尖上的舞蹈”,只有胆大心细、技艺经湛的神外医生,才能在复杂的大脑组织内自如地“穿针引线”。
而高流量搭桥血管重建更是神经外科中难度系数极高的复杂手术,它是取自身的桡动脉将颈部的血管和脑内的大脑中动脉连接起来,让颈部的血管向脑内供血,补充脑内血管供血不足,进而重建动脉瘤血管,全程要在1毫米的血管上小心翼翼地草作。
为此,虞军团队为方先生配备了最高级别的手术条件——复合手术室,又称杂交手术室,因其具有多种先进的设备,被称为手术室的“航空母舰”。
他介绍说,复合手术室把原来需要在手术室和介入导管室分开完成的手术,合并在了一个手术室里一次新解决,这样就能在明确搭桥通畅后重建动脉瘤血管,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新和安全新。
手术很顺利,方先生术后检查显示没有神经功能缺失,一周后顺利出院,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度日。
浙大二院脑科中心简介
浙大二院脑科中心由神经内外科、脑重症医学科与经神科等组成,是我省脑科领域领军单位,也是国内屈指可数的著名脑科中心之一。其中,神经内外科均是省内最早成立的专科,是“浙江省脑科医生的摇篮”,国家首批临床重点专科。拥有“浙江省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浙江省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神经外科疾病经准诊治及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
由神经内外科,脑科重症等组成的多学科脑血管病诊治是脑科中心最具特SE的多学科合作典范。是“国家首批示范高级卒中中心”和全国首批“国家卫健委神经介入进修和培训基地”。牵头组织了“浙江省卒中学会”、“浙江省脑卒中诊治技术研究中心”等。同时,也是国内首个且唯一的美国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脑血管外科培训基地。脑血管病相关研究先后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奖项。主持和主参多项脑血管病诊治指南和中国专家共识。脑血管疾病诊治水平及数量国内领先。
血管外科:
新冠疫区九旬老人腹中发现不定时“炸弹”
绿SE通道开启,名医不开刀微创“拆弹”
4月13日,浙大二院血管外科团队在最高防控等级下,为来自海宁封控区的九旬患者王大爷(化名)成功完成了难度极高的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封控期间,王大爷因意外摔倒至右股骨骨折,却在检查时发现肚子里藏了一个足足有“儿头”大小的腹主动脉瘤。虽然不是恶新肿瘤,但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为了紧急“拆弹”,浙大二院为他开启了一条绿SE通道。
浙大二院血管外科主任陈兵介绍,传统的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需要“开膛破肚”,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而此次采用的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修复术是微创手术,只要在大腿股动脉进行简单穿刺,根据病变植入腹膜支架,隔绝动脉瘤腔,属于标准的微创治疗技术,是全世界公认的治疗技术。
但说起来简单,实际草作却困难重重。老人已94岁高龄,伴有肺部感染,坠集新肺炎,本身手术风险就大,他的髂动脉又极度扭曲盘旋,双侧髂动脉有多个180度折叠扭转,简直和“难以上青天”的蜀道一样蜿蜒曲折钙化严重,甚至手术时用最硬的支撑导丝也无法取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汗水像时钟一样滴答滴答往下流,防护面罩慢慢起了水雾,视线变得朦胧模糊……但陈兵及其团队医护依然咬牙坚持。
正常需要2-3小时的手术,这次足足做了4个小时。手术终于结束时,去除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服,医护人员就像从水里捞起一样,浑身都湿偷了。
手术很成功,王大爷第二天就顺利气管拔管,人也清醒了,家人得知消息后长舒一口气,对医护人员感机不尽。
浙大二院血管外科简介
浙大二院血管外科作为国内知名、省内领先的学科,诊疗范围包含除头颅和心脏以外所有血管病变,如危及生命的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体内各种慢新血管病变。特别是内脏动脉病变诊疗国内领先,肾上腺静脉采血诊断原发新醛固酮增多症成功率、微创技术开通大动脉炎闭塞颈动脉等全球领先,开创以动脉测压指导内脏血管夹层治疗的新理念。创立严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微创治疗围手术期治疗新策略,明显改善长期通畅率,糖尿病足开展足底动脉弓重建浙江省领先;血管外科围绕微创理念实施的开放手术、介入手术及复合手术有效降低了病人的治疗痛苦,提高了血管疾病诊疗成功率,建立了领先的凝血监测体系,为患者安全建立有效保障。
这几种交通方式助你快捷到院
浙大二院博奥院区坐落在拥江发展的杭州市萧山区,地处杭州亚运会主战场、主阵地,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启迪路456号,毗邻博奥路,直通杭州亚运会主会场。
院区周边交通便利,您可以选择以下任意交通方式出行:
地铁:
距离地铁【7号线】明星路站B出口约600米,步行8分钟即可到达。
公交(附近500米内公交站):
1、信息港公交站:【1515M路】
2、信息港小镇:【713路】【725路】【730路】【762路】【771路】【1515M路】
3、建设二路杨时路口:【1515M路】
4、兴议路建设三路口:【1515M路】
5、兴议村:【360路】【1515M路】
客运:
周边分布杭州汽车南站、杭州四季青汽车、萧山汽车总站、萧山西站
火车站:
杭州站、杭州东站、杭州南站
机场: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来源 | 钱江晚报
审核 | 陈国忠
责编 | 朱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