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视觉中国供图
◎本报记者 陈 曦
9.2亿元
团队研发的油藏微生物原位机活和调控驱油新技术,可直接利用营养刺机油藏采油功能菌的生长代谢,从而大幅度提高原油的采收率。目前该项新技术已经产业化推广应用于胜利、新疆、大庆等6个油田,采收率提升近10%,新增产值9.2亿元。
油藏采油功能菌爱吃什么?怎样才能让它们在地下茁壮成长……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如何定向“投喂”这些“菌宝宝”让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马挺教授团队草碎了心。
可别小看这些油藏采油功能菌,它们生长壮大后,可以“驱赶”出老油田留在地下的难以开采的原油。马挺教授团队据此研发的油藏微生物原位机活和调控驱油新技术,可直接利用营养刺机油藏采油功能菌的生长代谢,从而大幅度提高原油的采收率。目前该项新技术已经产业化推广应用于胜利、新疆、大庆等6个油田,采收率提升近10%,新增产值9.2亿元。“油藏微生物定向调控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21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
老油田六成以上原油开采利用难
油气资源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油气资源的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是国家重大战略和企业重大需求。
“我国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实际只有30%左右,也就是说有60%以上的原油未能得到开发利用。”马挺介绍,第一次采油过程中,原油靠地层与地面的压力差喷涌而出,然而原油在喷出的时候压力就完全被释放了,但此时只有5%左右原油被开采出来,因此接下来还需要二次采油甚至三次采油。
由于没有了足够的压力,接下来的采油就需要进行“驱油”。二次采油最常用的技术是水驱采油,这种技术会向地层中注入水,使地层压力升高,从而将地层中的原油驱替到附近的生产井内。水驱采油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被广泛使用,不过水和油并不互溶,水会朝着压力低的地方流,并且会在地下冲出大的孔道。老油区进入高含水期后,较大的油水表面张力和油层孔隙MAO细管力导致残余原油难以开采。二次采油只会增加10%左右的采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