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蚊虫多,蚊香是必不可少的。”停好车后,马上点燃蚊香并放在铁制的蚊香盒里,锁紧,只留几个小孔可以飘出烟来,然后扣在裤腰带上,这是村民进山防蚊的必备神器。
“他们都在挖金蝉花,这个传统历史很悠久了。”塔潭村村支书欧阳志勇说,每年的4月初至7月前后是金蝉花开花时节,村里人会一大早拿着锄头钻进周边的MAO竹林里寻找。有村民一天能挖到数百只,母的卖5元一只,公的卖3元一只,多的时候一天有上千元收入。
程溪镇生态资源良好,漫山遍野生长着茂密的MAO竹林,它们是蝉的生长乐园。蝉的幼虫在地下菌化后,第二年就嬗变成了金蝉花,即蝉拟青霉菌寄生在蝉的幼虫上所形成的虫菌复合体。它的根是蝉幼虫体,花是从单个或是2至3个蝉幼虫头部生长出来的,约1寸多长,从顶端开花分枝。子囊座单个或2至3个成束地从寄主体前端生出。
“这里有1只!”欧阳日凤说,眼尖手快的她一下就发现了1只金蝉花。顺着黄白SE的小花挖下去,金蝉花就被刨了出来。根部是长椭圆形的虫体,虫体大部分被灰白SE菌丝包裹,微微弯曲,长约3厘米。
据村民介绍,母的根部上孢梗束丛生,长2厘米至5厘米,有的孢梗束有许多黄SE分枝,顶部生长着大量分生孢子,就像机冠花。而公的则是黑灰SE单生的孢梗束,顶部无孢子。
上山采挖金蝉花的村民往往还没回到村口,就被许多等候的收购商一扫而空。
发展“蝉经济”
“这是香炸金蝉,这是爆炒金蝉,这是金蝉花煮老鸭……”在塔潭村的农家饭店里,店家端上来一道道与金蝉有关的美味佳肴。
“金蝉就是知了猴。”程溪中心小学老教师欧阳火木说,每到这个季节,随着气温高涨,地下的知了猴也会在一场降雨过后的晚上,纷纷爬出地面。在这个季节,村民都会在晚饭后,手持手电筒、人手一棍开始捕捉知了猴。知了猴味道鲜美异常,由于程溪所产的蝉体呈黄碧SE,全身无细MAO,双眼金绿SE,所以称为金蝉。每到盛产金蝉的季节,当地的许多餐馆都会推出许多与金蝉有关的菜肴。
据了解,程溪镇靠山的塔潭、叶仑、粗坑等多个村的村民依然保留有捕金蝉、挖蝉花的习惯。有些家庭是举家出动,傍晚及晚上捕捉金蝉,清晨及上午挖金蝉花,作业时都能顺便捡拾到金蝉衣。金蝉卖给餐馆,金蝉花、金蝉衣卖给要贩。粗略估计,全镇涉金蝉经济(包括金蝉、金蝉花、金蝉衣等)一年产值达数百万元。
程溪镇人大主席方亚章介绍说,程溪金蝉久负盛名,金蝉产业已成为当地特SE产业。特别是近年来,奋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镇数万亩竹林郁郁葱葱,许多村民借助“金蝉经济”增加收入,助推了乡村振兴。
“我们准备在继续开发金蝉要效带来的经济价值的基础上,做强金蝉特SE菜肴,发展乡村游,尽可能拓宽‘金蝉经济’的生命周期和内涵、外延,把现代版的‘金蝉经济’做足做深做偷。”欧阳志勇说。(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陈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