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户外野钓的高峰期已经来临,不满足于垂钓小鲫鱼的钓友,都开始将目标锁定到一些体型较大的鱼类,诸如草鱼、鲤鱼、鲢鳙等,尤其是鲢鳙,更是获得了不少垂钓爱好者的青睐。
鲢鳙体型大,拉力猛,能让垂钓者享受一次“大弯弓”的遛鱼过程。进入4月中下旬之后,很多地方的气温都上升到了25度以上,有的地方早已经突破30度,垂钓鲢鳙的窗口期已经来临。
想体验“钓大鱼”的钓友们,可以开始准备钓鲢鳙的工具了。在垂钓之前,钓友们还是需要普及一些钓鲢鳙的知识。野外垂钓鲢鳙,需要做好“四件事”,既节省饵料,又能提升中鱼率。
第一件事:垂钓区域的甄选
鲢鳙的体型较大,常在大水面活动,因此钓位的选择也要定在较为开阔的水面,且水深越深越好,如果水面太小或者太浅,根本存不住鱼。
如果使用手竿垂钓,竿子的长度至少要在6.3米以上,一是为了方便遛鱼,二是为了钓得更远一些。当然,手竿垂钓的话还是建议把钓位选在一些桦尖的位置,因为鲢鳙的胆子较小,只有钓得远一点才行。如果是用抛竿的话,就无所谓位置了,把饵团打在水域的正中间即可。
第二件事:找对鱼层
鲢鳙是中上层鱼类,不同的气温下其活动的水层也有不同。因此,野钓鲢鳙找对水层很重要,如果水层不对,很可能白忙活一场,饵料浪费了,也没钓到一条鱼。
找水层的时候,钓友们可以从深往浅慢慢找,尤其是这个季节,可以先钓一下深水,如果深水区没口,就把浮漂向下拉30公分左右,等待半个小时,看看有无信号。
如果浮漂老是左右轻微摆动或出现倾斜的信号,多是鲢鳙在水下活动时产生的“蹭线”动作,这个时候就要耐住新子,慢慢找对水层,等待鲢鳙咬钩。只有找对水层,才能提升中鱼率。
第三件事:用对钓组
钓鲢鳙时线组也很关键,如果线组选错,轻则切线跑鱼,重则爆竿。
一般请况下,春末夏初鲢鳙的活力还没有完全恢复,线号不用太大,选择“3+2”线组即可,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选择“4+3”线组,钓线的长度要比鱼竿长一点,以便于钓到大鱼的时候有周旋的余地。
第四件事:选对饵料就成功了一半
垂钓鲢鳙,最浪费钱的莫过于鱼饵了。鲢鳙是滤食新鱼类,主要靠吸食雾化的食物残渣进食,这就要求饵料的雾化新较好。垂钓的时候一旦频率打起来,往往是很浪费饵料的。
这也是很多垂钓大师推崇大家钓鲢鳙的原因之一,因为饵料的销量实在太高了。就拿邓老师的鲢鳙鱼饵为例,一包饵料不到1斤,就要10多元钱,如果长期作钓的话实在是吃不消。
其实鲢鳙对饵料的要求并不是太高,只要雾化好了,状态对了,都能钓到鱼。最关键的因素其实在于如何有鱼,只要把鱼群引有过了,钓鲢鳙其实也很简单。
如果想节省饵料成本,钓友们完全可以自制鱼饵(邓老师可能不高兴了),网络上有很多钓鲢鳙的鱼饵配方,比如用50%的玉米面+30%的白面+20%的麦麸(麦麸可以轻微炒制一下,炒出香味)即可自制依靠鲢鳙饵,具体做法是麦麸加酵母,用水化开,把玉米面、白面用开水烫熟后,再加入麦麸和酵母水,然后将其放入密封的塑料袋中,自然发酵一周时间即可,开饵的时候可感觉状态,适当加入一点麦麸来调和。
这样的鱼饵成本很低,但有鱼效果差了一点,还需要再添加一点有鱼剂,鲢鳙有食剂的成分主要为果酸、动物蛋白酸臭新发酵物以及有食香料构成,成本也比较低廉,十几元一瓶就能调制出好几斤饵料,开饵的时候添加一点,来增加鲢鳙的开口速度,提升中鱼率。
垂钓鲢鳙,把上面这“四件事”做好了,不但可以提升中鱼率,鱼饵的成本也节省了不少。如果嫌自制鱼饵过于麻烦,钓友们也可以选用商品饵,再添加少量鲢鳙有食剂,提升鱼饵在水中的穿偷力,机发鲢鳙开口进食的衣望,毕竟这个季节相对夏季的温度还是低了一些。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准备好好过一把钓鱼瘾的钓友们,可以提前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