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之路 长期坚持的“大工程”
在杨华清工作室里摆满了大小不一的五颜六SE的塑料靴子——马蹄内翻足患者矫正支具。经过手术和矫正治疗后,患者一般还要戴三个月的矫正支具,并要通过仪器进行肌肉的收缩和有导康复训练,后续还要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包括手法按摩和主动运动训练等,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大工程”。 杨华清说医院的矫正、手术治疗仅仅是整个康复过程里的“要引”,能否恢复关键还要看后期的随访和康复锻炼是否能跟上。一般来说,女孩要随访到16岁,男孩则要到18岁。而对于成伦来说,一般也要随访3~5年。如果对疾病没有进行持续的康复训练跟进,也会引起复发。
杨华清认为,真正的康复理念,不只局限于矫正外形,而是让患者在现有的状况下通过微创手术或小的干预,达到自身的功能需求。未来的残疾康复应该朝着早期预康复和全周期康复以及个体化康复三个方向发展。
杨华清在青海为肢体残疾患者进行治疗。受访者供图
甘于奉献 深入基层行医治病
由于肢体残疾的患者大多来自偏远农村,当地的医疗条件较差,很多患者得病后都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或者根本不知道这种疾病是可以治疗的。为了让更多患者可以康复,杨华清走出病房,2017年至今,他已带领团队利用休息时间先后30余次奔走于青海、云南、贵州等地的偏远山区,一边为当地患者进行义诊手术,一边传播医学技术。
北京康复医院骨科一康复中心的墙上挂满了患者寄给杨华清和他的团队的感谢信。
杨华清针对青藏高原地区骨关节疾病和肢残发病率高的实际请况,创新设计了“微创骨外固定肢体再生控制技术”与“肌骨加速康复治疗技术”,并应用这些创新技术累计救治病患3000余例,其中手术治疗300余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贫困艰苦地区患者节约了大量的治疗费用,使众多肢残患者恢复正常生活,重拾了生活信心,积极回馈社会,同时有效避免了肢残患者因残致贫、因残返贫,实现健康扶贫。
2022年五一劳动节前夕,杨华清所带领的团队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图为杨华清与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2022年,杨华清作为矫形骨科与肌骨康复医生代表被授予北京市第三批“冰雪运动推广大使”的称号以及成为了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