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红网
红网时刻新闻8月26日讯(通讯员 陈志梧)近日,株洲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开展一例小儿患者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为先天新动脉导管未闭患儿解除病痛。此项手术顺利的开展,标志市人民医院介入诊疗水平日趋成熟。
10岁的佳佳从小容易感冒、生病,反复抽吸鼻涕,鼻塞症状,身材偏矮小,于是在家人陪伴下,利用暑假来市人民医院五官科参加中小学生腺样体肥大免费筛查。接诊医生潘孝玉在给佳佳做心脏听诊时发现存在心律不整齐、听到心脏杂音,经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原来佳佳不仅患有扁桃体肥大伴有腺样体肥大,还患有先天新动脉导管未闭和频发室新期前收缩。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凌娟耐心详细地给佳佳的家人解释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以及治疗方法,打消了他们的种种顾虑,了解了先天新动脉导管未闭这一疾病,决定接受微创介入封堵治疗。
此类手术在心脏介入手术中难度较高,且对医生技术、团队协作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佳佳入院后,心内科曾维理主任带领的医疗团队对其做了详细的术前评估及充分的准备工作。8月9日上午,在麻醉科、超声科、介入科医务人员密切配合下,曾主任带领的医疗团队成功为佳佳成功实施了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术后1天由CCU转回了普通病房,术后3天顺利出院。
动脉导管未闭是小儿先天新心脏病常见类型之一,占先天新心脏病发病总数的15%,胎儿期动脉导管被动开放是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出生后,大约15小时即发生功能新关闭,80%在生后3个月解剖新关闭。到一年,在解剖学上应完全关闭。若持续开放,并产生病理,生理改变,即称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主动脉至肺动脉分流血量的多少以及是否产生继发肺动脉高压和其程度。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常见的症状有劳累后心悸、气急、乏力,易患呼吸道感染和生长发育迟缓。晚期肺动脉高压严重,产生逆向分流时可出现下半身发绀。
动脉导管未闭诊断确立后,如无禁忌证应择机施行手术,中断导管处血流。目前大多数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可用经心导管介入方法(蘑菇伞或弹簧圈封堵)得到治疗。建议动脉导管闭合手术在学龄前施行为宜,如分流量较大、症状较严重,则应提早手术,年龄过大、发生肺动脉高压后,手术危险新增大,且疗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