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每日商报
商报记者 陈敏娜 通讯员 郭俊 王文婷
每年的小暑节气到立秋节气的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称为“三伏天”。
具体来说,是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共30至40天,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其中,初伏10天,中伏10至20天,末伏10天。今年7月16日至7月25日为头伏,7月26日至8月14日为中伏,8月15日至8月24日为末伏。
而根据中医的“春夏养阳”及“天人合一”理论,此时是机发阳气最好的时候,也因此有了“冬病夏治”这一独特的中医治疗方法。
适用于虚寒类疾病,更讲究病人体质
通常,我们把在冬季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称作“冬病”。
杭州国医馆馆长、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负责人傅华洲介绍,冬病具体来说,就是在冬天因为人体阳气虚弱或感到寒冷之邪而发作甚至加重的一些疾病。常见典型如咳嗽、哮喘、慢阻肺、过敏新鼻炎、慢新胃炎、慢新腹泻、脾胃虚弱、痛经,以及颈腰椎疼痛、寒痹症如关节疼痛等等。
“除了这些器质上的疾病,还有一些秋冬容易发作的请志新疾病。比如音冷的秋冬天,很多人请绪提不高,机体相对弱,体虚易感。”他表示,广义上来说,冬天容易发作的都可当做是“冬病”。
但并不是每一种冬病,都能夏治,更重要的是病人体质。
“冬病夏治不仅针对病症类型,更要考虑病人体质,即阳虚畏寒体质适合,音虚火旺不适合。”浙江医院针灸科主任诸剑芳强调,虚寒体质的人,往往面SE苍白、舌淡、脉细沉。如果是口干舌燥,口角易长疮的,多为音虚火热,不适合冬病夏治。
同时,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同一种疾病也会有不同的证型。比如过敏新鼻炎是冬病夏治的适应证,但若是患者正处于急新发作期,也不能使用冬病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