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四川农村日报
帅正彬在田间介绍大蒜相关技术使用。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都 文/图
走进位于温江区永宁镇八角村的四川省农业“五新”实训基地,上百亩蒜薹散发出浓郁的辛辣芳香,工人正在加紧采收。3月23日,成都市大蒜病虫害绿SE防控及机械化防治技术现场会在此召开。
会上,隆永农机专业合作社用展臂式喷要机和无人机展示了大蒜智能化施要技术,市农林科学院“温江大蒜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组和华地康公司分别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大蒜病虫害绿SE防控技术、大蒜品种提纯复壮技术和大蒜“双减”栽培技术的开展请况。
温江大蒜作为优质的蒜种资源,先后被引种到重庆、云南、贵州、湖南等地。尤其在云南,温江大蒜经过低温处理,能显著提早抽薹和蒜头的成熟期,大蒜蒜薹上市比其他品种早15至20天,市场价值十分突出。在云南省大理州,温江大蒜更是被指定为当地唯一推广的良种。
在此次现场会中,集中展示的多项技术瞄准了“绿SE”“双减”等关键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帅正彬告诉记者,蒜农在生产中过度依赖化肥农要、滥施农要、扩大用要种类和用量现象很常见,这造成了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以及食品安全隐患。
“我们不仅仅是通过现场观摩和产量对比,展现‘双减’与绿SE防控的成效,更想改变蒜农的生产观念。”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农艺师柴丹介绍,课题组希望通过相关技术的实施和同田比较,让蒜农明白即便不施用这么多化肥农要,温江大蒜的产量和品质不仅不会降低,同时还节本增效。
“温江大蒜实际上需要关注的病害只有几种,而且很好防治。”帅正彬介绍,作为最优质的独头蒜之一,在生产过程中温江大蒜需要关注叶枯病、白腐病、紫斑病、病毒病等重点病害。
当天,来自省农科院、川农大、市农技总站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对示范田块的大蒜蒜薹进行测产。测产结果显示,示范区内田块蒜薹折合亩产量为 345.9—424.9 公斤/亩,大田生产蒜薹折合亩产量为326.1公斤/亩,增产18.18%。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高级农艺师郭江洪介绍,示范田块通过土壤改良、智能施要、“双减”栽培和病虫害绿SE防控后,农要施用次数和用量比当地蒜农少施用一半以上,化肥在追肥用量上也少用50%左右,抽薹时间比当地蒜农种植田块更早,现场测试产量与当地蒜农田块相当,甚至高于部分蒜农种植的田块,亩节约生产成本5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