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兵团戒毒
近些年,“防蓝光”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这种“蓝光焦虑”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应该关注的不只是蓝光。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些我们的祖先积累下来的生活经验,已经自然地融入了我们的身体中。和许多生物一样,我们的体内演化出了一套和昼夜交替相吻合的昼夜节律,或者简单来说,我们叫它生物钟。
我们通常会认为节律就是按时睡觉,但其实除了睡眠之外,人体的体温、认知功能、神经内分泌等都具有节律。让体内的生理活动、行为节律与外在环境的周期新变化相一致,这也叫揽引作用(entrainment)。调控人体节律的机制非常复杂,而这一切都始于光,这也是我们所感知的环境中周期变化的因子。
在古时候,甚至是直到不久之前,每当夜晚来临,人类的世界大多都是黑暗(至少是昏暗)的。近些年来,随着人造光源,特别是电子产品的日益流行,光照对人体节律的影响越来越受重视,其中最常被提起的便是蓝光。人类可见的光波长范围大约在400~760nm之间,其中波长较短(约为450~485nm)的蓝光常常被认为对人体的睡眠节律有着负面影响。
不过,这些带给我们光明的电磁波,是怎么让我们的身体产生节律,又是怎么严重影响我们的节律?
节律控制器
你可能会说,光当然是要用眼睛看了。这个回答对了一半——确实是用眼睛,但并不是通过传统意义上的“看”。
感光这一重任,当然离不开我们最为重要的双眼,特别是眼球后部的视网膜。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是我们所熟知的感光细胞,前者可以感知颜SE和较明亮的光,而后者则在昏暗的环境下发挥作用。除此之外,视网膜内还存在着第3种感光细胞——内在光敏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s)
视网膜内ipRGCs、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相互联系(见下文)的示意图。R为视杆细胞,C为视锥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