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惊蛰青年
原标题 | 身价暴涨的童年回忆,我吃不起了
撰稿 阿祯
编辑 曾宝气
校对 杨潮
排版 Yuki
毫不夸张地说,这届年轻人最朴素的舌尖上的童年回忆,正在消失。
糖炒板栗、棉花糖、烤红薯、热乃宝、机蛋仔等一系列曾经在放学路上常见的快乐,好像已经被逐渐藏进城市的犄角旮旯里。
取而代之的,却是外卖软件上花里胡哨的加料版童年回忆,以及社交软件上经美如模型的“拍图道具”。
圣诞限定款河南街头小吃——热乃宝。
不管消费者作何感想,一张张滤镜叠满的图片,终究逐渐取代了记忆里香甜可口的味道。活在种草帖里的街头小吃,料越加越多、价格越来越贵,却失去了作为平价食物原本让人留恋的朴素滋味。
01
被“包装”过度的小吃消费
哪怕你不是游走于各个社交平台的冲浪达人,也一定知道这个秋冬被热乃宝、草莓塔承包了。在它们面前,什么第一杯乃茶、第一个柚子都要统统靠边。
没有举着热乃宝拍照的年轻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走在街头文化的最前沿。
有学生干脆在大学里卖起了热乃宝。
作为河南的街边小吃,它似乎还有过一个接地气的别称“热冰淇淋”。在一不小心跻身网红小吃行列后,年轻人们都自动选用了这个带点嗲气的名字——“热乃宝”。
没人说得清它的具体来历,从各项能够检索到的数据来看,它更像是网红小吃界的“天降紫微星”,从某座城市的街边一炮而红,然后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百度指数和360指数忠实地记录了热乃宝的“飞升”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