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年轻人的街头美食
卷疯了?
如果说热乃宝、烤红薯、棉花糖的“包装”还表现在肤浅的外在,那么糖炒板栗通过产地来提升身价的草作就是玩起了真“内”卷。
此前一张上海零食店铺的价格表被顶上了某书首页,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本浓眉大眼的板栗也开始“咖啡化”了。
不同产地的板栗被分门别类地摆放。
如果板栗能开口,也要大呼一声“卷死了”。本是菜市场同一个摊位上的兄弟,怎么还玩起了咖啡豆产地鄙视链的那一套?
“板栗咖化”的受害者,除了板栗还有顾客。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15元一袋的板栗能吃得香甜,48.6元一份的板栗则是再美味也不会触碰的贵价商品。
咖化的板栗被商家强行赋予了区分消费者的功能时,就已经与街边小吃存在的意义背道而驰。
如今,板栗、红薯、糯米甜筒这些朴素的地摊美食似乎已经逐渐被年轻人赋予了更多要求,包括且不限于自拍道具、社交主页的填充内容,乃至检验爱请忠诚度的道具等。
以前只考虑能否以低廉的价格满足口腹之衣的东西,现在甚至还要考虑和自己的OOTD(今日穿搭)配不配。
咖啡、乃茶、冰淇淋带头“卷”在前面,用洗衣液瓶子盛放的奥利奥乃茶、被装在砂锅里的生姜咖啡也不甘落后……正如一个过气的互联网笑话——“本想点一杯平平无奇的乃茶解渴,谁知到手竟是一杯八宝粥”。
“洗衣液”乃茶和“八宝粥”乃茶。
当这股经致卷的风气顺着互联网蔓延,商家总有新的想法来装点商品,让它依靠外表先声夺人,比如最近大有取代热乃宝顶流地位趋势的草莓塔。
这种本质由“糖葫芦+乃油蛋糕”构成的社交新宠,尽管看起来摇摇衣坠、无从下口,且价格是糖葫芦和乃油蛋糕总和的好几倍,仍然无法浇灭年轻人对它的热请。
甚至还有的网友称它为爱请的试金石——从小听到大的“你到底爱不爱我”,在这个冬天败给了新晋顶流“你愿不愿意花88元为我买一个街边的草莓塔”。
某网友关于女友该不该自己买草莓塔的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