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味儿西餐花样多
早在20世纪初, “起士林”等一批最早的西式餐厅就来到了天津卫。一百多年的水Ru交融并没有改变这座城市的本SE,这群舶来品倒是接地气了不少: 西式焗虾里多了生抽和料酒, 罐焖牛肉上那层酥皮也越来越厚实。 相应的,不少外来调味品也进入了天津老百姓的日常菜谱,让天津菜的滋味更厚重浓郁起来。
黑蒜子牛肉粒,算得上是 “土洋结合”的典范了。 做这道菜,每一步都挺违反中餐的直觉:牛肉切丁,千万别拿料酒腌制,跟煎牛排一样,加点盐腌出汁来就行;大蒜炸到金黄,蒜油留着,一会加点黄油一起炒肉用;糖SE不必炒,用生抽加上白糖熬出糖浆来;然后炒肉和大蒜,多下黑胡椒,别忘了蚝油调味。炒熟了出锅,大蒜金黄,牛肉焦香,表面是一层薄薄的糖壳,黑椒的辛辣中还隐隐有一股黄油的乃香味。 味道这么复杂,却一点也不乱,出了天津可没地方找去。
河海时鲜,才是天津味儿的灵魂
前面说的都是各地风味对天津饮食的影响,那么,天津土生土长的代表新味道又是什么呢?一个字: 鲜。
“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这句俗语已经流传很广了。它可不是说天津人都是“败家子”,借钱也要大吃大喝,而是表达天津人对“鲜”的一种极致追求: 没钱可以慢慢赚,但海鲜过了季就不是那个味了,所以无论如何也要在最恰当的时候追求一口鲜美。
最顶级的鲜货,当然要吃一个原汁原味。著名的 “炒青虾仁”,选用海河里的大个青虾,开背去线,不必加多少调料,下锅滑炒,汁清芡薄,装盘的时候虾都是晶莹偷亮的。吃晃虾呢,油炸的话只能撒一点细盐,炒制则可以加些姜醋、打上花椒油,但绝不能加酱油味经,就怕冲淡了晃虾天生的那种脆嫩鲜甜。
扇贝、 海参、 虾仁、 蛤蜊、 鱿鱼,都是好东西,可是不容易烹饪入味,烧得太老又不鲜。这问题也好解决, 勾点芡,让淀粉带着调味料牢牢挂住食材就绝不会寡淡,把很多样海鲜炒到同一锅里也不用担心互相干扰、失去本味。顺着这个思路,就开发出了津门名菜 “八珍豆腐”。炸制的嫩豆腐辅以多种鲜货,热热闹闹的炒一大盘子,三五好友一起吃,谁的口味都能照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