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要部署加强癌症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聚焦癌症防治难点,有效减少癌症带来的危害,并通过优化诊疗模式,整合相关专业技术力量,积极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转化应用,为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奠定重要基础。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吴一龙近日连线人民健康科普栏目,围绕肺癌防治、创新诊疗等话题进行了分享。他认为,近年来,肺癌诊疗技术的高速发展对贯彻早筛早诊早治、提升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作为推动医学水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临床科研更需秉持“从临床需求出发”的原则,以促进更多成果转化落地,切实惠及患者。
加强肺癌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种,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在探寻肺癌发病因素基础上,加强肺癌的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吴一龙介绍说,“低剂量螺旋CT是当前肺癌筛查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发现直径小于1厘米的微小肺癌。而这种小于1厘米的肺癌,患者通过简单的手术治疗,五年生存率甚至十年生存率能够接近90%以上,可实现治愈。因此,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对于肺癌防治至关重要。”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癌症防治列入重大专项行动,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吴一龙认为,实现这一目标,要针对肺癌在内等几个主要癌种采取有针对新的措施:一是在早期发现上还要下更大的功夫,加强完善全国范围内癌症筛查及早期发现相关计划;二是在关键技术上必须保证能和国际有非常好的沟通交流,能够跟得上国际形势,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国际形势;三是鼓励临床及科研创新,同时推动规范化诊疗。此外,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社会工程,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整体联动、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