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姜泓冰
秋去冬来,正是大闸蟹膏满肉肥之际。今年受极端高温天气影响,大闸蟹上市比往年略晚。11月12日,上海海洋大学第十六届蟹文化节暨2022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如约而至,来自上海、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湖南、湖北、江西的近100家单位选送2300余只河蟹参赛。最终,来自江西吉水县盘古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569.8克雄蟹夺得“蟹王”称号。“蟹后”重达433.2克,来自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中华绒螯蟹原种场。
专家介绍,今年长达50天的高温天气对水草和水质产生影响,相当数量的河蟹未能完成第四次蜕壳,特大规格(如母蟹5两、公蟹7两以上)的比例较少。但后期温度合适且昼夜温差较大,通过强化技术管理,河蟹育肥取得了较好效果,今年河蟹的品质明显好于去年。
河蟹大赛期间,还开展了水产科技科技成果发布、蟹文化展示、江苏省泰兴市“江沙蟹”推荐会塈校地合作签约等活动。上海海洋大学与泰兴市政府签订校市合作协议,将为泰兴河蟹全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
另据专家介绍,上海自2010年启动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来,河蟹产业迎来了巨大变化,从以前的崇明“一花独放”,发展到崇明、松江、宝山和浦东“四足鼎立”,青浦和金山“两翼协同”的产业发展格局。今年,上海河蟹养殖面积在1.5万亩左右,河蟹品质普遍好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