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文化之A面是热烈张扬的大碴子味儿,和自带BGM的四处热闹,东北文化之B面则神秘内敛冰冷刚硬,堪称“东北宝藏”。
冻货,正凸显着闯关东人民随遇而安、处事不惊的生活态度,是老一辈人民留下的结晶。
黄米面做的粘豆包,酷似肥皂的冻豆腐是东北早市冻货中的两大“钉子户”,另外冻的黑漆漆的冻梨、脆甜的冻柿子,用冷水没过泡个1小时,敲开表面的薄冰用勺子挖着吃,比没冻过的还要香甜。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在东北人眼里,只要给他们一盆冷水,就能给你前所未有的清爽体验。
东北的冬捕极具民族特SE,祭湖、醒网、凿冰、撒网,数万斤鲜鱼便会TUO冰而出。
比如洄游到黑龙江中产卵的鲑鱼,被黑龙江渔民截获后成了当地的特产大马哈鱼;体型巨大、肉质鲜美的古老生物达氏鳇,曾被当做贡品送到清朝皇室,如今市面上见到的都是人工养殖的……
但在东北人的眼里,管他是冷水鳜鱼还是鲑鱼,能不能冻的硬挺才是关键:
而冻过的鱼解冻后不仅和新鲜的鱼没两样,且和冰箱里的冷冻鱼相比完全不会丧失水分,除了冻鱼,还有冻机、冻鹅、冻虾。
总之万物皆可冻。
令南方人震惊的是,除了水果蔬菜和水产,东北人还会在天寒地冻的极寒时节在外冻冰棍儿,直接将冰棍摆在户外售卖的场景颇有一番风味。
“我住在厂家居民区,暖气特别热,而且靠着锅炉房,室内温度能达到30多度。”
即使东北农村暂未实现集体供暖,但几乎家家都烧炕,做饭时间长再添上几把柴火,不吃点冰棍都嫌躁得慌,“那土坑都烧的烫批股,穿个秋衣秋裤都不觉得冷”。
虽说万物皆可冻,但脆弱的绿叶子菜多少还是有些怕冻的。
大棉被市场并非顾名思义,在北方,它是盖着四层大棉被的菜场,一眼望去没有蔬菜只有大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