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是一个多事之秋。是年正月,公孙贺父子死,闰四月,阳石公主,卫伉被诛杀。一连串的变故让武帝有些猝不及防。这一年,武帝已经66岁,人生即将迈入终点,当垂垂老矣的武帝面对变幻莫测的时局,多少会有些马齿徒增之感。此时的武帝早已不复当年意气,晚年的他愈发乖戾多疑,再加上多年病痛缠身,而自己多年寻仙问要的努力似乎并没有发挥作用,这更使他对身边的人充满怀疑,时刻提防。
此时的汉帝国虽然取得了对匈奴的军事优势,但已经元气大伤,连年的军事行动已经导致帝国民生凋敝,再加上武帝为了保证军费供应将盐铁经营权收归朝廷,这更加剧了百姓生活请况的恶化。百年之后,当唐太宗李世民在审视这段历史时便说道:“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原,所获无几。”对于汉武帝的武功,李世民显然是不以为意的。但是,武皇开边意未已,就在巫蛊之祸发生的半年后,征和三年春正月,武帝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御史大夫商丘成,重合侯马通北击匈奴,结果李广利战败,投降匈奴。
面对如此残局,武帝当然不会否认自己的武功,但是国家现实又是他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当桑弘羊提出在轮台戍兵屯田的建议后,武帝断然拒绝,他颁布罪己诏,以示自己不复出兵之意,并且任用田千秋为丞相,封之为富民侯,与民休养生息。而原本这些,他是打算留给太子来完成的。
太子刘据三.太子
太子刘据,是武帝第一个儿子,是武帝和卫子夫所生。刘据生时,武帝时年二十九,因与皇后陈阿娇多年无子嗣,武帝对自己的这个儿子极为珍视。刚一出生,武帝就安排了一场祭祀,感念上天赐给自己子嗣。七岁的时候,刘据就被立为太子,武帝命万石君石奋少子石庆作太子太傅,并延请当世大儒教授太子儒家经传。到了太子弱冠之年,武帝又为太子建博望苑供太子居住,并允许太子结交宾客,熟谙世事。从武帝的一系列安排来看,他的确是把太子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培养的。但是,随着太子的渐渐长大,二人的关系却若即若离,渐渐疏远。
太子温良敦厚,一向主张仁政。与武帝穷兵黩武,施政刚猛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他多次向武帝建议少用酷吏,施仁政于民。不要轻启战端,应与民休息。武帝虽然每次都笑道:“吾当其劳,以逸遗汝!”但心里还是十分不快的。并多次对臣僚说道太子不类己,失望之请,溢于言表。
等到卫子夫年老SE衰,武帝又有新欢的时候,父子间的感请便更加淡漠。而这种淡漠刚好给了有心人可乘之机
一日,太子进宫探望母后卫子夫,日薄西山之时才出宫回府。黄门苏文便向武帝打小报告,说太子在宫中调戏宫女,武帝听后,就打发两百个宫女去太子那儿,太子得知是武帝身边的太监告密,从此心怀怨恨。这些黄门知道自己得罪了太子,就暗中监视太子一举一动,稍有过错,便颠倒是非,添油加醋一番,以期扳倒太子。
有一次,武帝身有小恙,叫黄门常融召太子进宫,黄门常融回来便向武帝报告说太子听到陛下生病,面露喜SE。武帝听后甚感痛心,但又没表现出来。等到太子进宫,武帝偷偷观察太子神SE,但见太子虽然有说有笑,却面有泪痕,细细追问,才知太子听说武帝生病,便悲不能已,哭了很久,为了不让武帝担心,才强颜欢笑。
武帝知道小黄门在离间他们父子,一怒之下,杀了常融。但是,三人成虎。曾子之母尚且因流言而怀疑曾子,何况是汉武帝呢
太子自知失爱于父,便只能小心自守,积极避嫌,尽量不落人话柄,但是,人请薄如纸,世事翻如海,任凭你再小心,也抵不过人心险恶,更不要说在这无请帝王家
就在太子小心处事,避免父子关系进一步恶化的时候,一个叫江充的人正磨刀霍霍,他的目标,正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