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竺是孙霸左右的重要宾客,很得孙霸的信任。
有一次,孙权见到杨竺,屏退左右,与杨竺谈起孙霸的才能。
杨竺认为,孙霸能文能武,英姿勃发,很适合作为太子。
孙权听了,随口答应,说孙霸可以立为太子。
太子孙和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孙权身边安擦了自己人。
恰巧就有个孙和的人藏在床下,把二人的谈话听了个一字不漏,报告了孙和。
陆逊的侄子、陆凯的弟弟陆胤,此时正要去武昌,来向孙和辞行。
孙和没有接见陆胤,而是微服到他车上,秘密商议,打算让陆逊上表劝说孙权。
太子太傅吾粲上表,请求派孙霸出镇夏口,驱逐杨竺等人,不让他们留在京师,又多次向陆逊通报消息。
孙霸就与杨竺一起诬陷吾粲。
孙权大怒,拘捕吾粲,下狱处死。
陆逊听到陆胤传递的消息,觉得孙和的太子地位已岌岌可危,非常着急,屡次上书,坚决拥护太子孙和。
孙权觉察到远在武昌的陆逊对京城的事请了如指掌,似乎也知道了自己衣立孙霸之事,不禁感到非常惊异,不听从陆逊的劝谏。
孙权怀疑,可能是杨竺把谈话内容泄露给了陆逊。
杨竺大喊冤枉,DU咒发誓不是自己说出去的。
孙权就叫他去调查,把原因弄清除。
杨竺一查,发现近期只有陆胤去过武昌,便报告孙权,说一定是陆胤把消息带给陆逊的。
孙权又派人去武昌询问陆逊:“你是不是听说过我想立孙霸为太子这件事?”。
陆逊不敢欺瞒,直接承认说:“是陆胤告诉我的。”
孙权抓来陆胤,进行拷问。
陆胤为太子孙和隐瞒,谎称说:“是杨竺告诉我的。”
孙权又抓了杨竺,与陆胤一起下狱。
杨竺经不住严刑拷打,屈打成招了。
孙权从一开始就怀疑是杨竺泄露的,现在杨竺自己认罪,孙权自以为所料不错,果然是他,便处死了杨竺。
孙权尽管没有马上问罪陆逊,但对他提出了严厉批评。
陆逊想到顾谭、顾承兄弟的结局,担忧自己也会同样下场,愤懑而死。
陆逊长子陆延早夭,由次子陆抗袭爵。
孙权任命陆抗为建武校尉,领陆逊部众五千人,仍然驻守武昌。
陆抗护送陆逊灵柩回吴郡,葬于横山(今上海松江区昆冈乡),之后,陆抗回到京城,答谢君恩。
孙权以杨竺指控陆逊的二十事责问陆抗,禁绝他拜会宾客,并派宫中使者上门盘诘。
陆抗不假思索,一一回答,有条有理,解释清楚。
孙权怒意这才逐渐化解。
孙休继位后,追赠陆逊谥号为“昭侯”。
吴赤乌九年(246年),孙权升任陆抗为立节中郎将,与诸葛恪换防,驻守柴桑。
陆抗临走时,将城墙全部修整好,房屋也作了修缮,连周围的桑树果树,都没有任何损坏。
诸葛恪前来接管军营,一切整修如新。
而诸葛恪在柴桑的旧营,毁坏却颇为严重,诸葛恪不禁深感惭愧。
吴太元元年(251年),陆抗到京城治病。
治愈后准备回去时,孙权流泪与陆抗告别,说:“我过去听信谗言,对你父亲在君臣大义上不笃厚,因此亏待了你。我前后责问的材料,你要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不要让人再见到。”
吴建兴元年(252年),陆抗被任命为奋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