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金王国,一个至今流亡在美国纽约的国家。
1982年1月29日,锡金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因癌症在美国纽约去世,次子旺楚克·滕辛·纳姆加尔即位,成为锡金王国第13代国王。锡金的“新国王”在纽约的办公室内,掷地有声地说“印度对锡金的吞并是非法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印度对锡金的继续统治。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中国还有15个邻国,但是后来突然就变成了14个,还以为自己产生了曼德拉效应,产生了记忆偏差,后来才知道,其实锡金王国早在1975年的时候就已经不存在了。只不过中国一直拒绝承认印度对锡金的主权,所以在地图上才会出现15个邻国。
随着2003年《中印联合宣言》的发表,印度明确表示“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同印度签订边贸备忘录,“印方同意在锡金的邦昌古设立边贸市场”,中国以委婉的方式承认了锡金主权归属印度。2005年4月18日,国家测绘局下发了《关于地图上锡金表示方法变更的通知》,锡金王国在地图上变成了印度的锡金邦,我们的邻国也从此变成了14个。
二战后,随着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一个主权国家吞并另一个主权国家,这属于严重的国际事件,1950年朝鲜发动统一战争,引发了朝鲜战争,1990年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导致了海湾战争。但是1975年印度吞并锡金,在国际上似乎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
锡金一直在努力争取独立,甚至在亡国的前一年就在为了挽救锡金的江山社稷奔走,在23天的时间里,曾149次向中国求援,单方面宣布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楼顶擦上五星红旗,然而最终锡金王室只能流亡美国,在美国纽约的办公室里成立锡金流亡政府。
如今尽管锡金流亡政府一直呼吁复国,第13代国王在2014年曾访问过锡金,表示将继续追求复国,但随着最后一个支持锡金的国家也承认锡金属于印度,锡金国王的复国大业只能是空中楼阁了。
为什么锡金亡国之际向中国求援?为什么对锡金的求援中国坐视不理,甚至在2003年承认了锡金主权属于印度?
从中国的藩属,到英国嘴里的肥肉:
中锡历史源远流长,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建立吐蕃王朝,锡金也成为了吐蕃王朝的领地,自此之后的1200余年的时间里,锡金一直是西藏的一部分,藏族移民将锡金称之为“哲孟雄”,意为“产米之地”。自蒙元帝国将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锡金顺带着也就成了中国的一部分。即便是清末时,驻藏帮办大臣尔泰在其奏折中还说“哲孟雄(锡金)、布鲁克巴(不丹),皆西藏属藩”,所以当锡金有难时,清王朝的救援是义不容辞。
1791年,大清帝国就上演了一场“抗尼泊尔援锡金战争”,1787年,完成了尼泊尔统一的廓尔喀人将矛头对准了锡金,第一次入侵了锡金,不过这一次尼泊尔军被锡金击退了。1789年,经过充分准备,尼泊尔再次入侵锡金,占据了锡金帝斯塔河以西的全部领土,迫使锡金王室逃奔西藏避难。然而不知足的尼泊尔继续扩张,1791年入侵了西藏,整个后藏都被其占据,班禅喇嘛的驻锡地扎什仑布寺也遭洗劫,为此大清帝国不得不进行自卫反击。
在福康安的带领下,清朝军队直抵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不仅锡金得以复国,尼泊尔也就此成为了清朝的藩属国。尽管清军退后,不丹王国突然袭击,大片领土丧于敌手,但是锡金的国祚得以保存,因此对于清王朝,锡金王国还是感机涕零,年年纳贡岁岁来朝。不过也正是因为此次战争,不少信奉印度教的尼泊尔人开始定居在锡金西部,对锡金原住民形成了威胁。
当大清帝国的“十全老人”还在沉M在自己的“康乾盛世”之中的时候,英国东印度公司即将完成对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吞并。
打遍印度无敌手的英国,盯上了印度北方的雪域高原,而高原下的尼泊尔、锡金、不丹这些山地小国也难逃英国人的魔爪。
181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侵入锡金,对于锡金这样的山地小国,并没有什么矿产值得英国人大动干戈的,最具价值的还是其地理位置。1828年,英国劳埃德考察完大吉岭之后,发现这里,一是可以作为进入不丹、尼泊尔的入口,起监视作用;二是作为喜马拉雅地区的前哨基地以及与西藏通商的中转基地;三是作为制高点,可以监视锡金和周边地区。
1835年2月,英国以大吉岭气候凉爽,适合建为英国士兵疗养地为理由,强迫锡金签署条约,将大吉岭地区割让给英国,英国给的补偿只有“一把双管抢、一把步抢、一卷红布、两条围巾”。
1849年,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被英国吞并,并入英属印度领地,这标志着英国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印度成为了大英殖民帝国中最重要的一块版图,为了确保印度无虞,英国人煞费苦心,制定了一个“一个内湖、两个同心圆以及三个缓冲区”的印度安全战略,其中三个缓冲区就指的是中国西藏、印度洋、阿富汗,为此英国人制定了一份“西藏前进政策”。尼赫鲁的“前进政策”正源于此,否则以三个的尿新能想到这里,毕竟几千年来也没想过在开伯尔山口建城设寨。
为了自己的前进政策,也为了阻止尼泊尔对锡金的蚕食,1860年英军入侵锡金,B迫其签署了《英锡条约》,英国获得了在锡金境内自由贸易权、领事裁判权、自由居住权等特权。然而锡金自古就是中国的藩属国,英国人认为“对于锡之主权,不可不得中国之承认”,为了强迫清朝接受锡金归英国统治的现实,1888年,英国以藏兵“出境”锡金的隆吐山“阻塞商路”为由出兵西藏,迫使清朝政府同英国签署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规定“哲孟雄由英国一国保护督理”,至此中国丧失了对锡金的宗主权,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跌倒,印度捡漏:
世界上没有永远兴盛的帝国,英国也不例外,经过德国的两次放血,二战之后的英国已经虚弱不堪,如果不是美国的输血,英国人民可能连面包也吃不上。战后美苏两国对帝国主义成员国进行了大换血,在美苏的推波助澜之下,英法两大殖民帝国开始解体,争取民族独立是一股潮流。尽管印度人比较容易统治,但三哥是憨可不傻。在甘地领导的宁愿饿死也不给英国人服务自残式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下,英国终于妥协了。不过临走之前,蒙巴顿在印巴之间还埋下了克什米尔这颗雷,为了防止尼赫鲁不明白克什米尔的重要新,他还对其着重提醒“这个地处前沿的土邦所具有的战略上的极大重要新”。
1947年,印度终于独立了,自己作为南亚超级大国,竟然被人口、面积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殖民统治200多年,攫取了54万亿美元的财富,这本是一件可耻的事请,但是印度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英国的嫡长子自居,一心想要实现自己的“印度梦”。
早在1918年,英国就将锡金的行政权归还给了锡金塔希国王,塔希国王在锡金有条不紊地进行经济、社会改革,锡金的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尤其是1947年英国撤离南亚次大陆,锡金以为自己彻底解放了,只是没想到印度人更狠。
英国驻锡金政治官员贝尔承认,“锡金的大君和大君后宁愿置于中国之下,也不愿受制于英国”,当英国人准备卷铺盖走人的时候,锡金王国也进行了争取独立和归还大吉岭等领土的斗争,但是英国只承认锡金不同于印度土邦,没有加入印度联邦的义务,并没有给予锡金彻底的独立。
英国人的基因深深地烙在了印度人的血脉里,对于尼赫鲁来说,“印度梦”不仅包括巴基斯坦还有喜马拉雅山下的三个小国,印度理所当然的认为英国人遗留的一切财产都应该由自己来继承,不仅拒绝了锡金要求印度承认与西藏的亲缘关系的要求,反而独立的当年就同锡金签署了《维持现状协定》,继承英国的做法,继续向锡金派驻专员“指导”锡金的工作。
数年之后,锡金的一切军政大权都被印度掌控,1949年直接派兵入侵,接管了锡金政府,委任一个印度人名义上担任了锡金首相,实际上的太上皇。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中国不得不举全国之力应对,不仅无暇顾及锡金,连“马克马洪线”以南地区也没来及推进,趁此机会,印度在12月5日强迫锡金签订了《印度锡金和平条约》,锡金成了印度的“保护国”。
从锡金王国,到锡金邦:
尼赫鲁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准备完全吞并锡金,甚至视为中印之间的缓冲,因为“用武力占领锡金这样一个小国,好比用来复抢打苍蝇”,太不值当。但是1962年那一战,印度的三哥们犹如非洲的斑马,排成队向南狂奔,这让印度不得不加强对锡金的控制。而随着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的爆发,解放军在中锡边境之间调动,这让印度愈发担心自己的西里古里走廊,强化对锡金的军事控制,而随着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当选印度总理,对锡金的现状很不满,因为锡金人民经常游行示威,争取民族独立,甚至爆发流血冲突,因而英迪拉·甘地政府着手吞并锡金。
二战后,想要吞并一个主权国家并没有那么容易,最起码也要进行“民族自决”,面子上得过得去。锡金沦为英国的“保护国”之后,英印政府就鼓励信仰印度教的尼泊尔人移民锡金,锡金的民族构成逐渐改变,印度人继承了这一做法,继续向锡金移民尼泊尔人,原本占大多数的菩提亚、雷布查等民族成了锡金的少数民族,这成为锡金“合法并入”印度的关键。同时扶持了一个锡金版国大党,成为锡金议会第一大党。也就是说,并入印度之前,锡金虽然还名为锡金,但是早已被换血。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虽然成功地分离了东巴,但是解放军在中印边境的动作还是让印度心有余悸,吞并锡金的行动也加速起来。
1973年4月,印度借口锡金王宫前的一场小型烧乱,派遣数万大军进驻锡金,接管锡金政府的一切权力,实行军事管制,一个只有20万人口的小国,涌入了4万印军,锡金的覆灭就此进入倒计时。
1974年4月,在争取了苏联的“外交默认”之下,印度草纵锡金议会炮制了所谓的《1974年宪章》,企图在法理上剥夺锡金主权国家的地位,实际上就是一份“印锡合并宣言”。
成立于1918年的锡金民族党,通过渠道搞到了宪章的草案,并确认锡金国大党将于6月20日提请议会表决,锡金的存亡迫在眉睫。
为此民族党紧急动员发动民众抗议示威,并向世界各大国发出求救信,自5月29日,至6月20日,短短23天的时间,民族党向中国驻南亚各国外交机构、商务团体等,发出了149封电函,平均每天7封,这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最后一封是发自1974年6月20日11时42分,也就是宪章表决的前一刻仍希望中国就给予援助。
6月20日,为了避免沦为“印度二等公民”,锡金民族党进行了最后一搏,11时52分,在自己的党部大楼升起了五星红旗,宣布成为加入中国,成为中国的“锡金行政区”,并成立“雷布查人民解放军”,抵抗印度的吞并行为。但仅仅过去一个半小时,“雷布查人民解放军”就被印军消灭了,民族党高层,33人被俘,12人被击毙,15人逃亡。
尽管锡金民族党高呼加入中国,发了149封的求救电函,却没能改变锡金亡国的命运。
为了让吞并锡金的行为看起来“合法化”,1975年4月14日,锡金进行了全民公投。但是这次公投的最终解释权,归印度所有,97000选民中,61133人参加了投票,由于此时锡金境内亲印度的尼泊尔族已经占据绝对多数,最终以97%的赞成票同意并入印度。
至此印度“合法”地吞并了锡金,成为印度的第22个邦。
锡金国王一家人,只能流亡美国,在纽约成立了流亡政府。
面对呼救,中国为何“不救”?
我们先来看看另外两个大国苏联和美国的反应。
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在南亚地区横冲直撞,除了本身是南亚最大国家外,还同美苏的纵容有密切关系,如果不是美苏的纵容,甚至怂恿,印度绝对不敢吞并一个主权国家,从1973年印度入侵锡金就可以看出。原本印度打算在1973年就完成对锡金的吞并,但是由于美苏两国的压力,特别是苏联,为了惩戒印度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的“不听话”行为,苏联宣布印度对锡金的占领是“在道义上存在欠缺”的,只此一句话就让印度不得不恢复锡金议会,允许各党派活动,在苏联改口后才进行“合法吞并”。
1971年8月9日,具有军事联盟新质的《苏印和平友好合作条约》签订,印度成为苏联在南亚遏制中国的一个重要工具,视为南下印度洋的桥头堡。
对于印度吞并锡金,曾任中国外交部长的乔冠华在联合国大会上重申苏联是“印度扩张主义幕后老板”,称他们是被“打开印度洋走廊的梦想”所机励。所以苏联才默认了印度吞并锡金的行为,塔斯社还大肆宣扬印度做得很好。
印度虽然能力不咋样,但是在美苏之间却左右逢源,美援与苏援一直未曾断绝。美国作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裔,英国“离岸平衡手”的策略运用得相当熟练,一直在南亚扮演一个平衡者的角SE,美国认为自己在锡金问题上没有直接的利益,而且自第三次印巴战争之后,印美关系欠佳,为了防止印度彻底倒向苏联,美国采取了“不干涉政策”。
当然这与20世纪70年代,美国自身实力衰退,同苏联的争霸中处于战略劣势也不无关系,此时美国刚从越南战争的泥淖中抽身,自然不愿意卷入一个对自己不利的局势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印度的吞并行为。美国甚至叮嘱驻印大使不能主动提出锡金问题。
1962年的抢声依然作响,为何中国没有救援锡金?
锡金人民对中国是有一定的认同的,而且锡金国王实际上就是来自西藏,在西藏也拥有财产。锡金国王乔格亚尔曾说“无论好坏,我们都不会离开中国西藏的庇护”,所以锡金民族党才会向中国发出求救电函。
但是印度吞并锡金后,中国只有强烈的谴责与抗议,并没有如其所愿,进行“政治调停”与“武装干预”,这跟中国当时所处的现实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70年代上半叶,那场大革命还在继续,国内还处在混乱之中,1971年,面对巴基斯坦的求救,也只是划出了最后的红线,那就是不能吞并西巴。珍宝岛事件之后,中苏关系空前恶化,面对苏联在北方的威胁实在难以给锡金有效的支援,除了声明“绝不承认印度对锡金的非法吞并”之外,再无其他实质新的援助。
面对当时的国际环境,揭露印度的侵略本质是中国基于现实的选择,时任副总理的邓公在会见外宾时说:“给印度的行动贴上明显的侵略行为标签就足够了。”
印度吞并锡金,本意是前移自己的防线,建立缓冲区,殊不知,一旦重演1962年那样的战争,我们可以直接从锡金发动进攻,切断西里古里走廊,将印度一刀两断。
2003年印度总理访华,重申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中国对印度吞并锡金的行为予以了默认,2004年,外交部网站调整了世界“国家和地区”名单,将锡金从国家一栏注销,间接承认了锡金归属印度。
印度吞并了锡金之后,持续不断地向锡金移民,60多万人口中,尼泊尔族已经占了75%之多,想要复国已经是空中楼阁。
相对于7000多平方公里的锡金,9万多平方公里的藏南才是必争之地,是必须收回的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