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早期的晋国,就是一部对外争霸和对内夺权的杀戮史,晋国一共经历了38位君主。
晋国在周王朝的北部,挨着戎狄等蛮族,是抗击蛮族的前沿阵地。历史上晋国多次派出军队参与周王朝对戎狄的战争,立下不少军功,这也使得晋国一直保持着强大的武力,成为中原诸侯里面军力最强盛的一支。这一点跟秦国类似。甚至到数百年后,晋国的继承者赵国,军事实力也非常强大,一度威震天下。
晋国强大的秘密
晋国改革;「郭偃之法」,强调由经济领域人才开始实施改革动作,进而接着扩展到用人制度上面。虽然此法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的用人政策「亲亲」,不过更加注重「尚贤」这个最大原则。「郭偃之法」甚至大胆采用「君食贡」概念,要求国君从此之后不再保留任何土地,而是要求从土地拥有者身上收取税赋,这些思想不但快速促进晋国社会的蓬勃发展,更为将来三晋法家思想提供思想泉源。
士蒍之法,政治上,大胆起用异姓人才(有点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实现“国无公族”,彻底解决了公族争夺君位问题,加强了君权的基础,维护了晋国的统治;军事上,将晋国军队从一军扩充为二军,壮大了军事实力,晋国亦因此强势推进对外开疆拓土。
晋国称霸的几场重要的战役
第一战:城濮(pú)之战
公元前632 ,晋、楚两国大战于城濮(山东鄄城),楚国败北,晋国大胜,遂霸天下,晋文公继齐桓公,成春秋第二位霸主。
第二战:崤(xiáo)之战
公元前627年,秦、晋两国大战于崤山,晋军全歼秦军,从此秦军无力东犯,向西征伐西戎,以开疆土,晋国继续称霸天下。
第三战:邲(bì)之战(两棠之战)
公元前597年,晋、楚大战于邲,此次楚军一雪城濮战败之耻,大胜晋军,奠定楚庄王的霸主地位。
第四战:鞍(ān)之战
公元前589年,晋、齐两国大战于鞍(济南长清),齐军打败,晋军大胜,齐国臣服于晋国。
第五战:鄢(yān)陵之战
公元前575年,楚共王割地求和郑国,郑国背叛晋国,与楚国结盟。同时,郑国征伐宋国,宋军大败。此时,因此两件事,晋国气愤不过,遂发兵攻打郑国。晋国出动六军,军力强大。郑成公自知不敌,求救楚国,楚国遂派六军与晋于鄢陵对峙。
春秋五战,晋国四胜而一败。霸业始于文公,继于襄公,在成公、灵公时一度中衰,到景公、厉公、平公时又恢复霸业。前后历经九十载,晋国为诸侯各国最强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