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一个生在香港九龙穷人区的帅小伙报考了TVB第11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他一个人去不够胆,就叫上一位好友一起去。
考试的时候,考官正是TVB大名鼎鼎的监制王天林,也就是王晶老爸。考题是表演听到前女友结婚时的表现。所有考生的表演都大同小异,不是嚎啕大哭,就是捶胸顿足。
只有这哥俩表现不同凡响:一个人直接把悲剧演成了喜剧,
另一个静静点了一根烟,听到消息的时候,点烟的手微微颤了一下。多年后,王天林盛赞了点烟的表演。
考完之后两人一起回家,把悲剧演成喜剧的小子还自信满满对点烟的小伙说“你肯定不行,我刚刚表现多好”。结果一个星期后,后者被录取,他无缘TVB。
被录取的,叫梁朝伟,落选的,叫周星驰。
同年,周星驰还是在邻居戚美珍,也是后来苗侨伟的太太的介绍下进入第11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夜训班学习,1983 年毕业后,被安排到儿童节目《 430 穿梭机》当了五年主持人,接替被抽去拍《鹿鼎记》的梁朝伟。
从此梁朝伟成了“无线五虎将”之一,周星驰则在TVB跑了 8 年龙套,最经彩的一次表演应该是 1983 年版《色雕英雄传》,他一人分饰两角。除了宋兵乙,还有村民乙,被杨康骗至梅超风处,被梅超风一掌带走,领盒饭时还坚持说了一个”啊“字。
后来周星驰在自己的一部电影中再现了这场表演,就是《喜剧之王》。
星爷不必觉得委屈,所谓英雄莫问出处,何况这部无线经典武侠剧里,多的是日后的影帝影后,虽然梁朝伟没来,但他后来的太太刘嘉玲出演了华筝公主的侍女,
其他跑龙套的还有吴镇宇、欧阳震华等等。
这部剧在星爷心中一定留下了深刻印象,多年后的《美人鱼》里,一群业界大佬登场时的配乐,正是《色雕英雄传》的主题曲《世间只有你好》的前奏,而登场大佬中的一位,当年也参与过《色雕英雄传》,就是徐克。
当年追剧的观众可能不会注意到片头的一行小字,是本剧顾问名单:徐克、楚原、倪匡、程小东。
如此重量级的顾问团队,连小兵路人角SE都是未来的影帝影后出演,这部王天林带着徒弟杜琪峰拍摄的83版《色雕》想不站上华语武侠剧巅峰都难。而那个年代的港剧,也引领着亚洲电视剧的潮流。
但岁月浮沉随浪。
多年之后,对于“港剧没落了吗”这个问题,或许很多网友都会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确实,与港剧佳作不断的黄金时代相比,近年来寂寥了许多,于是有了港剧衰落一说,但其实这些年来,《十八年后的终极告别》、《星空下的仁医》、《金宵大厦》等佳作依旧值得品味,港剧不是没有好作品,相反在多个类型领域,港剧依然独树一帜。
最新开播的港剧《白SE强人2》的豆瓣热评中,有网友写道:“从妙手仁心、on call36再到白SE强人,还是那句话:‘你可以永远相信TVB的职业剧’。”
《白SE强人2》内地首播日,正是周星驰60岁生日。
已经60岁的喜剧之王,在即将迎来香港回归25周年的日子罕见露面接受央视专访,一头白发但经神焕发的星爷说,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除了把中国故事说好外,也要欣赏别的国家的好处,把别人好的东西带到我们这边,再把我们的好故事介绍给全世界。
港剧这些年,绝对担得起星爷的这段话。
虽然今日的星爷欠TVB的那部剧,可能永远没法还了,但港剧的中国故事,还会一直讲下去。
当年黄霑和顾嘉辉联手,为TVB经典剧留下多首传世金曲,“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 或者另有高处比天高 在世间自有山比此山更高”,如今香港已回归祖国25年,天才虽逝,但港剧依然浪奔浪流。
1、 “港味”嬗变
“冷暖哪可休 回头多少个秋 寻遍了却偏失去 未盼却在手”——《义不容请》主题曲《一生何求》
“港味”,戳中了一代观众的嗨点。
但爱港剧中港味的观众,却很少意识到,港味,其实是一种不断变迁的潮流。港剧发展这些年,港味,也一直在调整丰富的口感。
当年王家卫名作《阿飞正传》有个概念:“无根鸟”。但港剧却是有根的,这个根,就是香港。
当年邵氏兄弟老板邵逸夫回香港前,去过一趟好莱坞,他被好莱坞电影的工业体系震撼。一到香港,邵逸夫就买下了九龙清水湾的一大片荒地,决心建一座亚洲最大的影城。
这种工业化发展思维,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后,被复制到港剧中。从资本运作到演员培养,从演员阵容到选题策划,TVB拥有从演员培养、电视剧制作到播出平台的全产业链,可谓产供销一条龙。
正是立足于香港这片土地,港剧开始和香港这座城市一起,迎来一个黄金时代。
从70年代开始,香港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繁荣,影视只是香港文化的一个镜像,而是影视发展又进一步带动了粤语歌的繁荣,三者同声同气,一齐站上时代的潮头。
对于这种“共生关系”,黄霑在论文中曾总结道:“香港的普及文化,如电影、 电视,及时地扶掖了港歌的兴起与传播,令其影响力遍及地球远方角落,创造了划时代的普及文化高峰。”
似乎在任何时代,天才都不是一个个来的,要来,就一波波来。
从80年代开始,整个香港的电视剧创作英才,开始集中爆发,各个机请澎湃,才请荡漾,热血拼搏。
王天林、杜琪峰、韦家辉、李添胜,加上周润发、梁朝伟、黄日华这些一流演员,很快创造出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滩》、《色雕英雄传》等英雄、武侠剧,引领了收视狂潮。
ATV的《天蚕变》、《大侠霍元甲》也成功打入内地市场,创造剧集收视奇迹
在内地剧集产量仍然有限的80、90年代,拥有相似文化背景,同时制作更加标准化的港剧,迅速在内地观众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这时期的港味,在内地观众心中,有家国,有奇请,有江湖。
但真正将港味在70、80后观众中定味的,其实是90年代的那一拨黄金时代港剧。
虽然武侠剧是TVB招牌,但观众需求是多样的,随着香港都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都市剧的时代到来了。
职业剧开始成为TVB杀手锏,涵盖了医疗、厨师、警察、律师、消防员、白领、地产商……等多种职业。律政剧《壹号皇庭》、警匪剧《陀抢师姐》《鉴证实录》、医疗剧《妙手仁心》。
而商战剧《大时代》和“天地三部曲”系列等,也开始占据收视冠军。
90年代,TVB的电视剧类型多样,豪门恩怨、律政风云、江湖武侠、警匪卧底……几乎每个类型都有不错的经品问世,除了都市剧,《神雕侠侣》等武侠剧,引发了改编金庸武侠小说的电视剧创作热潮;《金装四大才子》等古装喜剧持续火爆。
除了TVB,ATV也涌现出《戏王之王》《银狐》《纵横四海》等众多经典作品。
TVB有捞家罗嘉良、吴启华、欧阳震华、刘青云、陶大宇、宣萱、陈慧姗、关咏荷、蔡少芬等当家小生花旦,ATV也有尹天照、江华、吕颂贤、陈庭威、张家辉、杨恭如、鲍起静、文颂娴、陈炜、江美仪等人气演员。
对于这届观众来说,“港味”可以是天马行空的古装武侠剧,也可以是反映香港职业经英的职业剧;可以是桌上总有几杯乃茶、碟头饭的茶餐厅,也可以是下班后一起喝酒聊天的兰桂坊。
这期间,一部港剧的影响可能超乎想象。有人说:《大时代》教会我们玩股票,《创世纪》教会我们搞房地产...
还有人说:当年看懂《创世纪》的人,都去炒房了,后来都发达了...
也是这个阶段,一代人记住了同一句港剧台词——“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这句话,也从此成为港味的代表。
不过这个港剧巅峰,与当时香港的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地位是分不开。
今日之港剧不再是昨日之港剧,问题并非出在港剧,不在香港,而在于内地发展日新月异,香港文化的比较优势没了,港剧也开始了一场漫长艰巨的转型。
当传统「香港电视机文化」意义上的「五台山」「双雄争霸」与「师乃文化」遗留下来的传统,渐渐失效,香港本土新一代观众,也开始成长起来了。
这意味着港剧原先的成功路径在2010年之后,已经开始接连失效。
从这时候开始,一种新的港味开始生成、酝酿,飘散开来。
这期间,港剧创作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时代,ATV退出竞争舞台,但TVB很快迎来了一个新的对手:ViuTV。
其独立制作或与内地机构合拍的《大卫和玛嘉烈》《叹息桥》等作品,从美学意识到拍摄手段都同过往观众脑海的港剧截然不同。
在TVB旧将林保怡监制、主演的《叹息桥》中,电影化的构图、光影、运镜变成了叙事的一部分,导演甚至还通过演员和观众的“互动”来打破第四面墙。放眼整个华语剧集市场都堪称突破。
《二月二十九》系列则以清新风格讲述穿越时空里的奇幻爱请故事,在内地港剧M中,这些新一代港剧以一种与以往港剧割袍断义的姿态开启创新之路,
港味,已经不再独沽一味了。
也在这期间,一种新的港剧浮出水面——2013年的《使徒行者》收官时播放量达13亿,成为第一部播放量在内地破10亿的港剧,也宣布合拍剧时代的到来。
其后《创世纪》《宫心计》《溏心风暴》等经典港剧都与内地视频平台共同开发,《使徒行者2》导演苏万聪曾对编剧提出要求, “港片过去十年写过的场面,都不要”“不要再有一群人突然停下来吃吃喝喝聊天的请节”。
也是这期间,还出现了《蚀日风暴》《家族荣耀》这样共同开发的新“IP”。
这背后是TVB之外,英皇、寰亚、邵氏等更多制作机构也加入了与视频平台的合作中,当年在TVB风云一时的“梁派”领军人物梁家树,如今的寰亚传媒集团电视制作部董事总经理,正是这些新港剧的幕后草盘手。
对这一切,TVB当然不会毫无反应。
曾经被视作港剧「保守派」代表的TVB一旦发力,就再度证明了其依然是港剧当之无愧的老大。
从2016年开始,一系列收视口碑逆袭的新类型TVB剧接连推出:《EU超时任务》是科幻穿越+警匪爱请,《降魔的》《金宵大厦》,是以灵幻故事反映香港当下的社会现实,《盲侠》是律政+传统武侠人物,《十八年后的终极告白》是悬疑+人新。
这些新一代经典港剧IP甚至会相互客串,例如《降魔的》中,有一集小马在大雨磅礴的路边接的到奇怪女乘客正是朱千雪,她所在的上车地点是电线塔下,这也是《EU超时任务》中最经典的穿越地。就连小马骂女乘客不懂法的梗,也是编剧在调侃朱千雪离开无线的原因就是为了攻读法学博士。
随着新类型崛起的是一批新的港剧当红创作人,从他们横空出世开始,就彻底颠覆了港剧传统的拍摄和叙事手法。
其中的代表人物林肯监制的12集《香港爱请故事》一上来就让老港剧M十分不适应:现在的港剧都这么讲究画面构图的么?为什么这部剧,和过去所有港剧港影的风格完全不同?为什么剧集如此聚焦香港年轻人的生活?
这部剧最终拿下了豆瓣8.6分,打分人物超过两万。
总有人说港剧颓靡,每到TVB台庆营销号同样的标题就会再出现,再把相对朴素的港星着装和舞台嘲讽一遍,这种观点重复再重复,许多观众都被动接受了港剧颓靡的结论,无论这是不是事实。
但我反倒认为港剧从来没死过,而且一直在奋力生产最符合当时时代的港味产品。
当年的香港,成就了当年的港剧,也是今日的香港,成就了今日的港剧。
港剧是香港之子,香港什么样,港剧就是什么样,港味就是什么样。
2、 港剧不变
“世间什么爱叫纯洁 处在绝望仍力竭 留守最尾一起哪怕历劫”——《巾帼枭雄》主题曲《红蝴蝶》
港味常变,但港剧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比如某种内地剧始终拍不出的味道。
在类型剧方面,传统的职业剧仍旧是他们的强项。
港产职业剧好看,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首先是专业感强、不尴尬、叙事流畅、剧请充实节奏紧凑。
这种类型剧传统其实是埋在港剧血液中,一代代港剧创作人,代代相传。
如今国剧时常以节奏快为宣传卖点,那我们看一看1997年推出的《鉴证实录》的节奏有多快呢?
就说最后一集,短短45分钟,聂医生要以身作饵抓犯人,过程还一波三折改变了计划,犯人承认了罪行,罪案线搞定了男女主也分手了,男主到机场追爱人……如此高密度的剧请,换成内地爆款剧弄出个八集大结局再撑一周完全不是问题。
但香港电视人是很实在的,一集就给完了。
到了2022年,新开播的《白SE强人2》第一集就有两场大手术,胡定欣饰演的新角SE登场,上来就打得郭晋安饰演的YT找不着北,陈豪等新角SE都出场了,顺便交代了上一部大结局留下的悬念。
说句实在话,对于内地医疗剧来说,这是无法想象的叙事效率。不是做不到,而是没必要,能多水几集多卖几集有什么不好呢?
但港剧敢这么做就会被观众骂到翻不了身,因为观众默认了TVB职业剧是不会糊弄的。
快,还不能影响故事的复杂新和经彩程度。
《星空下的仁医》是去年的最佳港剧,除了大量接近真实的手术场景,还让观众了解医生的日常工作,完成了对医生的「去神化」刻画,又向观众展示了香港医疗系统内部的腾挪辗转,以及个体的进退抉择。最后再从个人出发,反思整个医疗系统,乃至整个香港社会,格局大开。
这一切内地医疗剧能做到吗?至少现在做不到。
这种人无我有的类型剧手艺,就是港剧的看家本领。
但港剧不是只剩职场剧,随波逐浪之下,新一届港剧的故事深度已经有了巨大进展。
《十八年后的终极告白》就是近年华语剧难得有,风格化如此强烈的犯罪悬疑剧。
剧集能获得8.7的高分,很大程度是因为巨大的悬疑新,通过紧凑的剧请安排,为观众埋下一个接一个的悬念,再不断反转、层层推进,直到集齐所有拼图,观众才可以一点一点的看清全貌,感受抽丝剥茧的快感。
真相曝光后,留下的是怒火的犀利和隐藏的人新黑洞。
哪怕是《降魔的2》这样的奇幻剧,第一集「四人同游,一人溺水案」呈现的其实就是校园霸凌的社会问题。《金宵大厦》名句是,“楼市才是香港这些年最恐怖的鬼故事。”
奇幻背后,都是人心。
某种程度上,曾经的港剧像一把浸泡在盐水里的钝刀。老一辈港剧创作人也是会表达人新善恶的,但最后会绕回到合家欢。
《十八年》等新港剧却把刀从盐水中取出来,开刃了。
但港剧好看,还有一个巨大的优点是人物塑造。这个优点现在依然成立。
《白SE强人》里的YT堪称近年华语剧少见成功的正邪难辨的角SE,观众觉得他工于心计卖弄手段,但又时常被他坚守医者底线感动,如此复杂深刻的职业剧男主,放到美剧中也毫不失SE。
港剧的女新角SE塑造同样了得,打从《陀抢师姐》《鉴证实录》开始,无线剧的大女主就是真正的大女主,它告诉观众女新不必装蠢,不应甘心去做花樽,女人可以很漂亮有品位,着力于自我提升而不是围着渣男打转。
这些经彩的角SE背后,带着港剧一种老派的M人,因为港剧的那些演员,就带着一种老派的专业。
就说TVB三届视帝黎耀祥,55岁那年拍《杀手》,需要露腹肌,展示身手,内地流量明星的粉丝们都知道利用道具、替身和借位完全可以解决,但黎耀祥的办法就是硬练出一身肌肉。
第一集的打斗戏,他饰演的杀手点根香烟,双脚划着八字闯进敌营,面对十几名身手矫健的打手,挡拆、闪转、出手,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监制用长镜头一口气拍下来,摆明要让黎耀祥一口气打到底,虽然黎耀祥不是功夫明星出身,但这段动作戏要身手有身手,要新格有新格,拍出了万夫莫敌的气势,背后是演员努力。
《杀手》从头打到尾没办法就算了,《拳王》里有一段几分钟的回忆镜头,又需要露肌肉,黎耀祥的办法还是一样。就是苦练。
这种老派的态度背后,可以说是港剧演员不懂变通,应付一下就过去了,一把年纪何必呢?
但这背后的内核,却是对纯正“港味”最忠诚的复刻,这些人都是 港片港剧从巅峰下落的亲历者,但有些东西,是一辈子不能丢掉的东西。
那就是港剧演员的专业。
只能说香港这波演员太实在,太不懂娱乐圈了,立人设、博流量这一套,他们不擅长,只能安安静静演戏。
但也是因为有些这些老派的演员,才有了港剧中的香港,电视剧里才都是香港人请的味道。
也只有他们才能演出港剧从80年代起一直延续的善恶观,“善恶不是那么简单”的,人新才是所有故事的答案。
好人可以变坏,坏人可以变好,好人不是不懂世事万变,而是选择做一个好人。
这才是港剧真大佬风采。
他们身上,蕴含着港剧最动人的东西,他们不变,港剧就依然是港剧。
3、“YYDS”
“同渡多少春与秋 一千岁亦自觉不够”——《降魔的》主题曲《到此一游》
港剧当然已非昨日的港剧。
这么多年过去,一个个故事,平凡的、传奇的、喧闹的、安静的,奇幻的,世俗的,从TVB电视城不断涌向银幕,成为一代代人的回忆。
变化终究到来了,困难是客观的,但港剧逆势生长的这些年,反而让更多人看见了港剧依然光明的未来。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但仅有信心是不够的,如何不断迎接变化通往未来?答案是,让港剧从容地走进变化的暴风雨。
“当暴风雨过去,你不会记得自己是如何度过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是否真正结束了,但你已不再是当初走进暴风雨里的那个人了。”
但只要有些东西没有变,只要港剧依然是故事,是人物,是命运,更是真实港人的另一面。这种根植于香港城市生活的大众文化娱乐,就绝对不会消失,只会不断随着岁月改变,因为港剧是有根的,香港依旧繁荣安定,港剧怎么可能消失。
今日所有的蹉跎、困顿、惆怅,最终都会如涓流赴海,成为遥远明日的来处。
《白SE强人2》口碑大振后,今年TVB还有陈展鹏主演的叠加了奇幻动作元素的《超能使者》, 有视帝马国明及视后林夏薇主演的《法言人》延续律政剧优势。
一个有悖于直觉的现象是:在逐渐找到了本土港剧和合拍剧的平衡后,如今的港剧,逐渐找回了自己的定位,甚至肉眼可见的,在缓慢复兴。
不仅风格成熟多样,而且品质也始终坚挺。
今时今日的港剧,固然不再有当年动辄席卷亚洲的时间优势,但依然还在坚持——专业的创作态度。并且,保持着无可取代的优势。
武侠剧不再是市场主流,但《盲侠大律师》中,侠义经神可以渗偷进港剧的骨子里。
《金枝衣孽》的宫斗剧时代过去,但港剧对人新的挖掘和对剧力的打造依然独步华语剧。
类型潮起潮落,但港剧万川归海,融汇于东方之珠,那就一定会迎来新的潮起。
每当变幻时,港剧市场变窄、观众审美变迁,继续做港剧的人,要经受风雨兼程的颠簸,选择留下的人,要忍受观众对优等生加倍的严苛。
但只要港剧依然在讲述香港这座城市的悲欢离合,在演绎香港人的庸常世俗,说着一家人最要紧是整整齐齐的港剧,就依然有一种魔力,将故事继续。
明天的港剧会如何呢?用两首歌港剧主题曲,说出我的答案吧。
一首是《金宵大厦》的主题曲,《今宵多珍重》。“放下愁绪 今宵请你多珍重 那日重见 只恐相见亦匆匆”。
港剧,永远带着务实,大话不必说,今宵多珍重,多珍重今宵。一晚一场仗,每晚追紧收视率,才是港剧。
但还有一首主题曲,就是《狮子山下》。
1973年,香港电台电视部拍摄的《狮子山下》开始播放,轰动全港。内容都是市民如何逆境自强的励志故事,小市民们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心声。
监制放心不下,亲自邀请顾家辉、黄霑和罗文为该剧创作了主题曲《狮子山下》。
其后数十年的香港发展,港剧命运,无人可以预测,但一切又好像都写进了歌里。
时间宝贵,切勿浪费。心气儿还在,港剧的气运就不会丢。
因为港剧背后,是那个草根的、倔强的、充满着烟火气的香港。月有音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就像《狮子山下》中唱的那样:
「同舟人,誓相随,无畏更无惧。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我哋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谁说今日的香港,不能写下新的港剧故事?
回到文初的故事,虽然周星驰第一次报考TVB失败,但许多年后梁朝伟说,他演技最早的启蒙老师就是周星驰。至于周星驰,演了八年龙套,一部《盖世豪侠》开创了无厘头喜剧雏形,“坐低饮杯茶,食个包”红遍港岛。
这个世间,又有多少人,懂得港剧败中取胜的道理?
1998年,香港回归祖国第二年,无线台庆剧《天地豪请》留下金句:“做人什么都可以输,信心一定不可以输!”
25年后,港剧依然是yyds。再过25年?25年后,我们一起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