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都,是指首都以外另设的副都,是我国在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创举。陪都的存在是为了弥补首都的职能缺失,或军事职能,或经济职能,或地缘政治、或特殊请况。
那么按照陪都的作用分类,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陪都”呢?
军事原因
与其说是军事原因,不如说是被迫建立“陪都”,因为历史上因军事原因建立的陪都,都是君主躲避战乱的地方,被迫在此建都。
历史上唐朝的南京(南方京城)成都,是因安史之乱,唐玄宗被迫西走,从而建都。
南宋的杭州(临安府),因北宋灭亡,宋室南迁至此。
民国重庆,抗战时期上海失守,南京岌岌可危,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
经济原因
经济文化的转移。
隋唐时期的洛阳,原本为“山东”的经济中心,隋朝时开凿大运河,由此洛阳处交通更加便利,往来商贾剧增,货物转运更为频繁,因此隋炀帝在洛阳处建立陪都,即为东都。唐朝继承隋朝。
近现代国外也有不少首都的经济政治职能分开的例子,例如美国华盛顿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却是纽约(但纽约不是陪都)。
政治原因
政治原因是设立陪都的主要原因。
一、 封建王朝的首都不在全国地理中心或处于边地,如此不利于对首都偏远地区的统治,因此设立陪都,行使首都的政治军事职能,加上对地方的控制。西周的雒邑,明朝初年的北京开封府。
二、王朝开创者的兴起之地或出生地,为了突出其地位,也会将该地升级为陪都。
武周时期和唐朝的并州(武则天出生地)
明朝的中都凤阳府(朱元璋出生地)
明朝南京,明朝初期的首都,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留都”。
李渊起兵于太原,唐朝建立后,建龙兴之地太原为北都。
东汉南阳,光武帝刘秀发迹之地,南阳也成为当时全国第二大城市。
三、政权兴于边疆,入主中原后,原来的首都改为陪都。
金朝的会宁府
清朝的盛京奉天府。
陪都的地位一般来说很重要,与首都并立或仅次于首都,陪都为都亦为京,历史上的陪都名称有陪都、留都、陪京、别都、别京、下都、行都等。陪都的建筑与首都大致无二,有皇城、宫城、皇陵、宗庙等。陪都处一般有内务府等行政机构,也有朝廷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