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蜀汉历史上第一次北伐开始了,这也是诸葛亮身前多次北伐战争中,战果最佳影响最大的一次战斗。
其实本来这次北伐胜算很大,蜀汉军队所到之处几乎都能招降 ,曹魏政权上下惊慌失措,最后魏明帝不得已亲自带兵出征,坐镇长安和诸葛亮正面较量。那么为什么本来优势这么大诸葛亮最后还是没有能取胜这场讨伐呢?今天们就来说说这个事儿。
首先不得不说,诸葛亮此次北伐选择的时机真可谓是恰到好处。
当时曹魏那些曾经骁勇善战的大将们,也已经是死的死挂的挂,总体战斗力在走下坡的趋势。同时对面江东的孙吴也是一直暗流涌动,对自己是虎视眈眈,曹魏的主要不对也几乎在这东线上做防御工作,司马懿也要去搞定孟达那边的叛乱,可以说当时的曹魏西线地区就是个防御薄弱的切入点,虽然事先有所准备,但是还是不足以抵抗蜂拥而至的蜀汉军队。
这里小编想先说一下,以下论述纯属个人观点,欢迎评论区讨论。
战斗开始初期,当时的凉州岌岌可危,好在曹魏当局反应比较迅速,派遣帐下大将张郃打败了马谡,最后诸葛亮不得不撤兵。这一仗要是曹魏丢了凉州,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凉州本来就是战略要地,蜀汉要是获得凉州这块地方,就很容易继续向前推进,关中地区就腹背受敌几乎变成了蜀汉的囊中之物。
三国志.明帝纪中有记载,诸葛亮刚开始没多久,陇右三郡就直接投降诸葛亮了,消息传到弱阳的时候,曹魏的那些老臣们也是束手无策不知怎么去应对。当然了,这也是诸葛亮调虎离山之计,吸引了关中魏军注意力的结果。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记载,诸葛亮派遣赵云率领少许兵马,成功的吸引了关中魏军的注意都去追击赵云了。紧接着诸葛亮就兵出祁山打下了陇右各郡,三郡就这么很轻易落入囊中,诸葛亮这次声东击西的计谋也施展得也确实很成功,但是这已经就是诸葛亮这次战斗的巅峰时刻了。
接下来的战局就没有朝着理想的方向走去了,蜀汉军对先是在陇右地区遭遇两股势力的顽强抵抗,紧接着就是马谡被打败街亭失守,最后只得选择撤军。
三国志.张既传有记载,当时的汉兴太守游楚能文能武,对陇右地区的请况也很熟悉,面对当时的局势也是游刃有余,在当地的群众心目中威望很高,诸葛亮北伐时期陇右三郡都叛乱了,但是唯独游楚没有,依然选择了坚守城池。面对前来征讨的蜀汉大军 ,游楚带兵坚守城池,并且告诉城内的百姓,为了活命你们可以去投靠蜀汉,但是他自己是不会的,职责所在,他选择了与城共存亡,如果百姓需要,也可以拿着他的首级前去献给蜀汉以博取功劳。
这里小编不得不给这位太守点个爆赞,献身于国还不忘尽自己所能的胃百姓谋取生存的机会以及福利。
百姓们听到自己的父母官能有如此慷慨的举动,哪里还舍得走,都纷纷立志和太守共同坚守城池。
也正是这样的境况,导致后来诸葛亮没能像其他三郡一样,很轻易的拿下陇西郡,最后选择了围困战术,围而不攻的苦守着这个难啃的骨头。至于诸葛亮选择围而不攻而没有选择强攻的政策,也是因为陇右那边的局势也并不是太好,分散了诸葛亮的一部分兵力,这边陇西又是个硬骨头一时半会儿拿不下,围困倒是没问题,要是强攻,按照当时的局势胜算并不是很大。
本来诸葛亮就是使用声东击西的方法,在陇右地区取得了一次阶段新的战果,现在陇西没拿下,陇右又开始蠢蠢衣动了,蜀汉的兵力只能顾着两头,做不到集中兵力强攻一方了。
到了这个局面,任何一方要是出现大的问题,蜀汉军对都容易铩羽而归。所以说,诸葛亮的这第一次北伐前期效果不错,后期有些生死难料,对曹魏的影响也不小。但是即使这样,最后也没能扭转诸葛亮失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