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梁山大聚义之后,一百单八将达到了人生中的顶峰时期。之后更是在与童贯、高俅的对战之下节节胜利,使得朝廷不得不采取招安措施。
然而,接受招安却改变了众好汉们所有的命运。征战方腊之后,梁山就少了大半的兄弟,而随着部分人的出走,最终回到朝廷的,也不过少部分人。
在这其中,坚定招安信念的便是梁山老大宋江。接受招安之后,宋江重新走入朝堂之上。结果,这让他不惜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的“忠”字,却让他惨死于一杯毒酒之下。
曾经在梁山得众兄弟推崇,即使是与他立场相左的武松等人,也看在他的面子上选择了招安的道路,为何宋江被毒死之后,却没有人为他报仇呢?
或许吴用和花荣早就告诉我们了,原因便是两个字:官瘾。
宋江的官瘾
让宋江走上末路的,首先便是宋江的官瘾。
在一出场,宋江便是郓城县的一个押司,专办县衙文书。也就是说,宋江从一开始,便是以官吏的身份出场的,且是一个不高不低的身份。
若是与平民相比,宋江自然算官宦人家,而若是与其他相比,也不过是位卑言轻罢了。但也正是这样的官位,使得他有野心往上爬,却又没有足够多的玲珑心思去思考官场的黑暗。
林冲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与之对标的势力是高俅一脉,因而遭受一系列陷害之后,官场从上到下的黑暗使得他对朝廷灰心。
而宋江走上梁山,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原因,并未真正体会过官场的黑暗,与之相对的就是武松,武松正是瞧见了官场的黑暗,深知朝廷不可信,才不愿意接受招安。
宋江则是缺少毒打,总是对官府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当他在梁上成为老大之后,内心的纠结就更加明显。一方面得为了拥护跟随自己的兄弟们,另一方面自己的才能被朝廷看到,也无法抹去自己对进入朝廷的渴求。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间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方腊之战,死去那么多兄弟,又走了那么多兄弟,他已然对不起其他人对自己的期望。曾经在忠义之间抉择,如今便只剩忠一个选择,于是他不同于燕青、武松等人的淡然,而是选择了回到朝堂之上,继续做着升官发财的梦想。
如若宋江能够看开,不接受朝廷的招安,没有如此大的官瘾,众兄弟们即使与朝廷战至死亡,也不至于人心分离。而宋江呢,义字不存,忠也成了一个笑话。
其他人的官瘾
梁山接受招安的结局,便已经说明,这其中许多人都是有很大的官瘾在其中,都希望能够到朝堂,做着扬名立万的梦想。
跟随宋江一同服毒酒的李逵,整日里都是将皇帝之位挂在嘴上,说是要让宋江当皇帝而自己也能借此成为大将军,好生威风一番。
即使他完全不将朝廷的人放在眼中,朝廷的职务他也能知道哪些听起来就很是气派。并且,虽然嘴上嚷着反朝廷,但当他接自己的母亲时,说的却是自己当官。这里或许并未有官瘾的体现,却也说明,在李逵眼中,当官才是一种正确的道路。
同理,吴用和花荣也是如此。
吴用本是村里的教书先生,这一身份其实就注定了他不可能真正与朝廷作对,甚至也成为他走向招安、迈入朝廷的伏笔。
古代的先生,都当是通晓五书,熟读四经的存在。既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还是在宋代“与士大夫治天下”的理念之中,吴用自然也想成为朝臣之中的一员。
但无论是中榜却因为没给高俅送礼而被涮还是科考不成功,吴用都不能直接步入朝堂之中,因而才会逐步走入梁山泊,才会在朝廷招安的时候,选择接受招安的立场。
在他的心底,也深藏着一个做官的梦。
花荣自然也不必多说。他本是将门之后,即使在清风寨落草为寇依然不甘居于刘高之下,其想要权势的心思可以说是很明显。
更为重要的是,他一身能为,若只是一个草寇,终其一生都没有出头的日子,唯有接受招安为朝廷立功,才能让自己名声大展。
吴用、花荣皆是如此,他们自然也就懂得宋江的想法。
毕竟,在关于招安这一问题之上,真正予以反对的只有十多个人而已。那些同意招安的,哪一个没有当官的梦想呢?
无人报仇的原因
我们可以看到,梁山的兄弟能够走到一起,除了为时局所迫之外,还有一个“义”字在其中,而宋江能得到那么多人的推崇,也是因为一个“义”字,正是如此,武松才会在征讨方腊之后选择出家,燕青才会之后带着李师师隐居,其原因便是梁山兄弟同进同退。
可是,方腊之战兄弟们的相继死亡,使得不愿意接受招安的人大受打击,没了留恋之人自然也就不需要再回到朝廷。
而跟随宋江回到朝廷的人,都有自己的做官梦。宋江被高俅所害,高俅作为朝廷权势最高的人物,其他人即使想为宋江报仇,也得掂量一下自己,官位和项上人头还想不想要了。
吴用与花荣,他们两人同样有官瘾,对权势有期待,但是他们又看得很偷彻,朝廷并非如今的他们能够撼动,兔死狐烹的下场迟早会轮到自己。
因此,不妨死在宋江墓旁,最起码临死之前,将“义”字保留了。
尾声
宋江之死,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梁山好汉们各路而来最终又各奔东西悲剧的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