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利亚是斯大林时期“肃反运动”的核心人物。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中,许多苏联元老和无辜百姓被套上莫须有的罪名,惨死在狱中。而这其中,就有苏联秘密警察头目贝利亚的身影。
作为斯大林时期最具权势的人物之一,贝利亚一直深受斯大林信重。自1938年起,贝利亚就从格鲁吉亚第一书记的位置上被调往莫斯科,担任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主席,直接领导苏联全境的秘密警察部队。
斯大林逝世后,贝利亚虽一度掌握国家权力,但其机进的改革措施亦遭到苏联元老派的不喜,于是一场针对贝利亚的逮捕行动就此展开了。
1953年5月,时任苏联中央书记的赫鲁晓夫得知消息,称贝利亚绕过苏联中央直接给乌克兰的内务部下达命令,要求内务部全体人员做好战备准备。
对于贝利亚的反常举动,赫鲁晓夫自然有些心惊胆战,他明白这位克格勃头子不会轻易有所动作的,所以他急需莫清贝利亚的意图。
就在赫鲁晓夫寝食难安时,时任苏联国家安全部副部长的谢罗夫倒戈了,他向赫鲁晓夫偷露了贝利亚计划的全部音谋,并称其正准备武装叛乱。
听到谢罗夫的一番话,赫鲁晓夫不禁冷汗直流。他明白单靠自己一个人是对抗不了贝利亚的,毕竟人家有权有势,自己甚至连军队都难以调动。为此,赫鲁晓夫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苏联中央的其他几位同事。
他首先去找的是布尔加宁。当时的布尔加宁是苏联国防部部长,也是唯一能指挥军队与贝利亚抗衡的存在。在赫鲁晓夫的劝说下,布尔加宁与其一拍即合,决定共同除掉贝利亚。
然后,赫鲁晓夫去找的是米高扬。但米高扬听完赫鲁晓夫的计划后,明确表示了反对,他不同意“搞掉一位有功之臣”。不过,赫鲁晓夫与莫洛托夫的谈话却异常顺利,莫洛托夫表示无条件的支持赫鲁晓夫,但必须要拆散贝利亚与马林科夫的组合。
当搞定莫洛托夫后,赫鲁晓夫又马不停蹄地去找马林科夫。在这之前,赫鲁晓夫对马林科夫的倒戈是不抱有希望的,毕竟他们还是盟友。可当赫鲁晓夫刚将计划托盘而出时,马林科夫就立即表示站在多数人的一旁,同意将贝利亚搞掉。
马林科夫的倒戈无疑让赫鲁晓夫喜出望外。接下来的事请就容易得多了,他和马林科夫分工明确,分别找主席团的其他人谈话。
第一个去找的是伏罗希洛夫,赫鲁晓夫认为伏罗希洛夫一直对贝利亚抱有微词,是极好的策反对象。可没等到赫鲁晓夫进门,伏罗希洛夫就为贝利亚大唱赞歌,称“贝利亚是多好的领导人啊”。
在碰了一鼻子灰的请况下,赫鲁晓夫又马不停蹄地去找卡冈诺维奇。
当赫鲁晓夫将计划全盘托出后,卡冈诺维奇马上警觉起来,询问了双方力量对比。在听到多数人都站在赫鲁晓夫一方后,卡冈诺维奇立即表示同意,并询问伏罗希洛夫的意见如何。
赫鲁晓夫据实以告。卡冈诺维奇立即拨通电话把伏罗希洛夫骂了一顿:“你这个狡猾的老东西,你不是亲口说贝利亚是个危险分子吗?怎么这时候退缩了。”
赫鲁晓夫这才明白原来伏罗希洛夫留了一首。于是便派马林科夫前往协商,最终说服了伏罗希洛夫。
在主席团意见统一后,新的问题又出来了。由谁去逮捕贝利亚?契卡显然是不行的,毕竟那是贝利亚亲手培养的部队。
最后,他们决定求助于军方。赫鲁晓夫提出把扣押贝利亚的任务交给防空部队司令莫斯卡连科及其他几位将军。后来又把朱可夫元帅等人包括进来,这样就一共有11位元帅和将军参与其事。
1953年6月26日,主席团会议在莫斯科举行。等到贝利亚拿着公文包走进来之后,会议就立即开始了。
按照事先的安排,马林科夫宣布苏联中央主席团会议开始,之后坐在贝利亚左侧的赫鲁晓夫首先发言,提议讨论贝利亚的问题。
贝利亚一听,慌忙地抓住赫鲁晓夫的手:“干什么,尼基塔?你在胡说些什么?”
“听着,你很快就知道了。”赫鲁晓夫并未理会贝利亚,接着做了长篇报告,称贝利亚早就为西方国家服务了,是彻头彻尾的野心家。
随后,布尔加宁、莫洛托夫等人依次发言,每个人都对贝利亚表示了谴责。当然,米高扬此时的态度依然暧昧不清,只是对贝利亚进行了批评,希望他虚心改正。
大家发言完毕,本应该由马林科夫进行总结。但马林科夫在关键时刻卡壳了,眼看会议就要徒生变故,赫鲁晓夫当即按动了秘密按钮。
随后,朱可夫第一个冲了出来,莫斯卡连科和其他军官也依次出现。这时,贝利亚似乎要拿公文包里的东西,但赫鲁晓夫立即揪住了他的手臂。
就这样,在武装监护下,贝利亚被押进了旁边的房间。同时,由布尔加宁、朱可夫指挥的国防军接管了克里姆林宫的防卫工作。
1953年12月,苏联最高法院特别法庭秘密审理了贝利亚的“叛国”案件,决定将其处以极刑。
12月23日,一阵抢声过后,贝利亚倒在了血泊之中,结束了其复杂多变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