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作为我国古代最强大的王朝,是在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起初李渊称帝时唐朝还没有完全统一中国,李渊还需要李世民帮他打仗,于是李世民一直兵权在握。李渊本来想立德高望重的李世民为太子,可又有前朝之鉴,隋文帝就是立不是嫡长子的杨广为太子,即使杨广再有能力,隋朝在他手上灭亡也是不争的事实。而如今的唐朝与隋朝多么相似,不是嫡长子的李世民才华卓越,功劳甚大,可李渊也不能立他为太子,于是他称帝后就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这也为之后太子与秦王反目成仇埋下伏笔。
李渊起兵之初,李世民负责带兵出征,权柄逐建增大,李渊为了平衡李世民,所以让李建成负责朝廷内部政令。这样一来,整个朝廷的军权倾斜到了李世民的手中,政权倾斜到了李建成的手中。基本上形成了李世民掌军,李建成掌政的格局。随着李世民军权势力的提升,野心也在与日俱增,尤其是在621年,李世民被册封为天策上将之后。但是整个天下趋于平定的时候,李渊的天平逐渐偏向了李建成。
李世民在成立天策将军府中之后,拥有了自己的决策团队,形成了李渊、李建成之外的第三大势力。李世民的势力之中,大部分是行伍出身,久经沙场。但是到了朝廷政治中,根本无法抗衡太子李建成,加上李渊认为天下大体已经稳定,所以极力的维护李建成,打压李世民的势力。最终李世民的势力逐渐被李渊和李建成打散,程咬金、秦琼等人被调走,尉迟恭被多次陷害,整个秦王府上下也都是忐忑不安。而李建成在长安内拥有李渊的支持,还有大部分朝廷大臣的支持。除了上述的政治势力之外,李建成还私募了长安勇士2000人,召集了幽州经兵300人,还有齐王府700人。李世民的秦王府仅仅拥有800人,可以说李建成在长安的势力远在李世民之上。
两个人明争暗斗了几年之后,随着李渊彻底倒向太子李建成之后,李世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密谋除掉李建成。事变前一天,李世民见李渊之后,密告李建成Y乱后宫,这时李渊召李建成第二天入宫对质。第二天,李建成准备经过玄武门进宫之时,李世民埋伏在了玄武门处,突然发动袭击,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树倒猢狲散,即便是李建成的卫兵前来救驾,看到了李建成的人头,众人皆散。这时已经控制李渊的李世民,掌握了大唐所有的权力。
首先、不得不承认李建成相比李世民优势巨大。而李建成正是因为有了李渊、李建成、魏征等人的支持,反而过于大意,导致了他为人优柔寡断的新格。面对残酷的政治斗争,李元吉曾经多次想致李世民于死地,永绝后患。但是却因为李建成多次的优柔寡断而失败,最终让李世民有了警惕、防范之心。
其次、李建成集团欺人太甚。李世民在外掌军权,李建成便在内部打基础,结交后宫妃嫔,讨好父皇李渊。有一次,李世民在外征战,因为淮南王李神通有功,所以封赏了他几十顷的土地。但是李渊妃子张婕妤的父亲,通过张婕妤向高祖请求要这些田,最终李渊把这些田地赐给了他。这件事等于把李世民的大将,紧紧的围在了李世民的周围,对朝廷产生了抗拒的心理。也为政变之时,军队作壁上观埋下了伏笔。再有就是李世民行事迅速果断。玄武门事变前,李世民策反了一个关键人物,玄武门守备常何,利用这一点,李世民才能在李建成毫无察觉的请况下,埋伏在了玄武门,出其不意的击杀了李建成。
最重要一点,就是李世民当机立断,趁李建成不注意,用一套联环妙计,把李建成和李元吉引到玄武门,实施斩首行动。而不是像李建成那样,通过先卸掉李世民的臂膀,孤立李世民,最后再打击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