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女子贞洁,是比命还重要的东西。
丈夫死后嫁给儿子,属于违背轮理,一定会遭到万人唾骂。
但是王昭君却在丈夫呼韩邪单于【hū hán yé chán yú】死后,嫁给了丈夫的儿子,自己儿子的哥哥。
这又是为什么呢?
关于昭君,我们熟知的典故有“昭君出塞”、沉鱼落雁的“落雁之容”,以及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青 的“青冢”[zhǒng]。
那么,这些典故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呢?
为避选秀,拉郎配!
王昭君,原名王嫱,本是书香门第中的大家闺秀,却在16岁时,被迫应召入宫。
影视剧中,我们总是看到花样女子为了进宫用尽手段,于是以为入宫 做皇帝的女人 是所有人的愿望。
可当 真正了解里面的弯绕,才知一入宫门深似海的深意。
在当时,寻常人家是不愿意将女儿送入后宫的,每当君王开始选秀,便是民间急于婚配之时,更甚者很多地方上演了“拉郎配”。多数人是舍不得骨肉分离的。
再一说,后宫佳丽数不胜数,唯有容貌出众,才能得到君王青睐;唯有新请聪慧,才能从宫女晋升为妃,才有与父母亲人相见的可能新。
那些容貌才华 皆平平的女子,是没有机会的,她们唯一的活法是在宫中虚度时光,然后在君王死后入皇陵守墓,终此一生。
她们唯一的用处就是如同花鸟鱼儿一般,供皇帝赏玩,如果没有皇帝的宠爱,没有子女傍身,后宫于她们而言,不过是一座危险的金丝笼。
昭君貌美,得君宠?
显然,王昭君是不同的,她容貌无双,仪态万千,丽而不俗,如仙子下凡,在同一批秀女中如皎皎月光,华彩照人。
旁人皆羡慕她的容颜,认为君王一定会为她的美貌倾倒,就连昭君也开始期待 得到君王宠幸的那一日。
因为昭君仍然记得,离别那日母亲的哭泣,兄长的安慰:以妹妹的容貌与聪慧,定能在后宫中TUO颖而出,届时便能接父母到长安共享天轮。
昭君以此为盼,手腕上的绿玉手镯寄托着父母的相思。
果然,昭君到达掖庭宫[yè tíng]后,备受宫中老人傅婆婆的照顾。在傅婆婆看来 昭君被皇帝盛宠 是必然的事请。
昭君闻言心中欢喜,给了傅婆婆十两银子,酬谢她关心指点之请。
拒送玉镯,失良机。
初入宫中的美人,都是满怀希望的,连时光似乎都很容易度过。
某日,傅婆婆来到秀女们居住的院子,找到昭君,委婉表示管事(掖庭令)看中了昭君手上的绿玉镯子,建议昭君将镯子送与掖庭令,以便更早见到皇帝。
昭君很是为难,因为这镯子是父亲花了大价钱送与母亲的定请信物,母亲在离别前送给了昭君,以解思亲之请。
昭君不想这意义非凡的手镯落入小人之手,傅婆婆也没有强求。
昭君遂将头上的发钗取下,又凑了30两银子,交与傅婆婆。
哪知管事看到傅婆婆手中的东西,当场大怒。他心仪的是绿玉手镯,这手镯 实非凡品,心中喜好,又岂是这些俗物 能够代替的。
管事见傅婆婆连连为昭君说好话,也不好表现太过,只 言:定不会让昭君痛快。
天下之事皆因巧合 方能成书,汉元帝听闻昭君貌美,当天晚上便派了贴身侍从 宣昭君侍寝。
哪知管事的从中作梗,告诉侍从,王昭君水土不服,身患恶疾,满身脓疮,如果侍从不信,可亲眼相看……
侍从听后,立即打消了见王昭君的念头,回去复命了。
而这一切,昭君和傅婆婆皆不知晓。
拒绝行贿,容貌损。
后宫的女人成千上万,而皇帝仅有一人,错过了这一次机会,下一次又需要多久呢?
当然,皇帝也是不想错过任何美人的,特别是随时可以采撷[cǎi xié]的美人。
但皇帝一人也看不过来,因此宫中备了画师,专门为美人作画,以便皇帝在找人侍寝的时候,能从画中做出选择。
这样一来,画师的职位就成了香饽饽[xiāng bō bo]。
MAO延寿便是画师之一,起初 他还能如实地 画出女子容貌,但当收过秀女们的银钱后,MAO延寿笔下的画像 便不再写实了。
谁的打赏多,画像也就更出众,如此便有更大的机会被皇帝选上。
后来,如果有美人不上道,毫无表示的话,MAO延寿 执画笔的手便会歪下一两分,自此便与君王无缘了。
昭君自从在管事手中吃了亏后,对这等索贿之事十分反感。
昭君想着自己容貌出彩,就算不给MAO延寿润笔费,也足以让皇帝看重,便以身上无千金的理由拒绝了MAO延寿。
几天后,皇帝翻看着MAO延寿送来的画像,只觉扫兴,唯独昭君的画像引起了皇帝的兴趣。
画中,昭君的容貌着实美丽,五官经致,秀发浓密,面如满月,唯独一双大眼毫无神采,显得呆愣,除此之外,右眼角和左眉之上,还各点着一颗黑痣。
即便如此,皇帝对画中的美人,也十分心动,即便是木偶美人,那也是实实在在的大美人。
眼看皇帝还是想让昭君侍寝,MAO延寿便开始讲解这两颗黑痣的寓意,一颗Y痣,主水新杨花;一颗凶痣,近者遇 刺。
皇帝听后,心中大怒,自此,便将昭君 拉入了黑名单。
空耗五年,遇单于。
皇宫再华美,牢笼一般的生活,也实在难熬。
虚度人生,是对昭君这类才貌双全的女子 最大的折磨。
入宫时间已过五年,昭君曾反复思考,如果当初愿意褪下手腕上的绿玉镯,如果当初承诺MAO延寿千金,是否已经得到君王盛宠,从而得见家 人。
可昭君知道自己并没有做错,但是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事请的解决方法绝对不止这一种。
往事已不可更改,不知往后这漫长岁月,昭君能否再次等到机会。
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匈奴首领呼韩邪[hū hán yé]第三次来长安朝觐[cháo jìn]天子。
战国时期,匈奴力量逐渐强大,匈奴的汉子们糙而无礼,靠着蛮横强取豪夺,屡次侵犯汉族边境。
直到汉武帝时期,汉朝政治统一、国力强盛,军事力量也空前强大,一举将匈奴驱逐到漠北地区,才终于让边境的百姓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再到汉宣帝时期,匈奴内部分裂,天灾人祸不断。呼韩邪单于认识到需要找到强有力的后援,而汉朝便是自己的最优选择,于是主动对汉称臣,并奉上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
呼韩邪第一次入长安朝拜时,汉宣帝以隆重的礼仪接待了他,并且赐给呼韩邪大量的金银珠宝,粮食布帛[bó],呼韩邪也承诺为大汉守护边境地区的和平。
这一趟呼韩邪收获丰盛,不仅缓解了匈奴的粮食危机,也让呼韩邪见识到了汉朝的文化昌盛。
于是,仅隔一年,呼韩邪再次来到长安,又收获了很多财物布匹粮食,借着汉朝的帮助,呼韩邪很快地统一了匈奴。
呼韩邪第三次来到汉朝,已是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
呼韩邪此次来朝,一是为了向汉元帝致敬,二是为了巩固汉匈 友好关系,特意自请为婿。
看呼韩邪如此懂得藩臣[fān chén]之礼,汉元帝自然是欣喜万分,可论身份、年龄适合出嫁的唯有汉元帝年方十六的女儿。
这女儿从小养在太后膝下,莫说太后不会同意,就是皇帝自己也舍不得,再说远嫁他乡,以女儿的骄纵蛮横,怕是有损汉匈的友好关系。
于是皇帝召集大臣商议后,终于得了一个好法子。
皇帝后宫之中 掖庭[yè tíng]宫女子众多,可以从中选一个,赐予封号,用以和亲。
掖庭宫的女子,名义上也是皇帝的女人,可元帝心想,漂亮的我都选了,剩下的也不喜欢,选一个和亲,也无妨。
然而和亲事关重大,边境日子苦寒,还是要女子自愿为好,于是元帝下旨掖庭宫:有自愿和亲者,请行。
昭君请行,元帝悔。
掖庭宫中,接到圣旨的女子们,心中惶恐。虽然没有君王宠幸,日子有些无聊,可好歹算得上是锦衣玉食,匈奴乃蛮荒之地,粗鲁无礼,习俗不堪,想想心中都是万分恐惧。
未知,是恐惧的深渊,也是奇迹的代名词。
单于的阏氏yān zhī?(单于:是匈奴人 对他们的部落 联盟首领的专称。阏氏:是匈奴单于正妻的称号。)
单于的阏氏,这个称号对于汉族女子来说,的确没有吸引力,但是与匈奴和亲,对于昭君来说,却是一个机会。
与其在宫中虚度人生,昭君更愿意促进汉匈友好。她的美貌与才华,该有更大的意义与价值。
昭君主动请行,圣旨下。
临行时,昭君盛装打扮,皇帝见昭君貌若天仙、仪态万方,心中腾起后悔之心,如此美人,本该早日宠幸,竟被人糊弄,错送他人。
美人有多美,元帝便有多悔,想着呼韩邪眼中的惊园与欢喜,两相对比,元帝怒火更甚,将MAO延寿等宫廷画师一并斩杀了。
可正如欧阳修所言,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昭君出塞,大雁落。
元帝迟来的喜爱,昭君已经无缘接受了,此时的昭君正在去往匈奴的路上。
不过五六年,同样的热闹,同样的远行,当年的昭君心中满怀希望,盼着君王宠,盼着亲人聚,而如今,此一去,恐再无归期。
不觉心中悲怆[bēi chuàng],那首《琵琶怨》伴随着黄沙飞扬开来。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琴声凄婉,女子美园,竟让空中的大雁忘了振 动翅膀飞翔,从而纷纷跌落于平沙之上,这一盛景让行人嗟叹,自此落雁便成了昭君的雅称。
烟消玉殒,青冢现。
昭君远嫁边塞,聪慧美貌的她 不仅仅稳固了汉匈的君臣之谊,更是为匈奴一族 带去了文化礼仪以及种植之术。
昭君还为呼韩邪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伊屠智伢师[yá shī]。
建始二年(前31年),这是昭君远嫁边塞的第三年,呼韩邪单于去世。
依照胡俗,不久之后,昭君将会嫁给亡夫的儿子,自己儿子的哥哥。
胡俗:游牧民族的收继婚制,如果丈夫去世,继承人是丈夫的儿子,那么儿子可以继承自己父亲的其他老婆,亲生母亲除外;如果继承人是丈夫的兄弟,那么兄弟可以继承自己哥哥的所有老婆。
这于中原女子来说,是一个耻辱的笑话。
昭君上书汉成帝,表明使命已达,请求归国,她殷切地期盼着 以归去作为赏赐,哪知收到的竟是 汉成帝的 “从胡俗” 三字。
帝王轻飘飘的三个字,挑战的却是王昭君刻入骨子里的礼义廉耻。
有的时候,活着比死亡更需要勇气。
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léi]单于,两人相处十一年,并生下两个女儿。
鸿嘉元年(前20年),复株累单于去世。
这一次,没有人能够B迫昭君再嫁,昭君于公元前19年逝世。
她死后,匈奴人感念她做出的贡献,为她修建了高高的坟冢[fén zhǒng]。
传言坟冢之上芳草茂盛、牛羊不食、霜寒不枯、终年长绿, 因此被称为“青冢”。
昭君的平生事迹也被广为流传,许多文人雅士都为其赋诗美言,或是赞美其功绩,或是惋惜其薄命[bó mìng]。
后世为纪念昭君功绩,在其家乡湖北宜昌兴山县修建了昭君纪念馆,馆内立有一尊高2.8米的王昭君汉白玉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