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成祖铁穆耳,元世祖忽必烈的继承者,元朝的第二位皇帝。
此人自幼就在一片混乱中长大,经历过腥风血雨。在储君争夺战之中,铁穆耳也经历了诸多不容易。前有其父失宠于忽必烈,后有父亲嫡长子在旁作祟,这都增加了铁穆耳的继位难度。幸好在大多数文武百官的支持之下,铁穆耳终究还是在这场机励的争夺战中TUO颖而出,成为了新一任的统治者,开始了他的统治时期。
根据历史记载,铁穆耳出生在大都,是忽必烈皇太子真金的第三个儿子,母亲则是太子妃。在这样的皇族之家长大,铁穆耳自小就被寄予厚望。特别是他父亲被立为皇太子之后,他在皇族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不过这也不全是好事,朝堂中也有许多人反对真金为太子。他们拼命的抓真金的错处,最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这些人知道忽必烈定然不愿意在这个时机将权力下放给太子,因此就以太子的名义上奏忽必烈,让其早早退位。忽必烈还没有反应,真金得知之后就畏惧不已,竟然活生生吓死了。铁穆耳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处境一度变得尴尬起来。
作为真金太子的长子,甘麻剌原本应该是以嫡长孙的身份继承。当然,这只是儒家思想而已。与兄长相同,他们都是太子妃所出。此子长时间在漠北地区统帅军队,不在太子妃身旁长大,太子妃就产生了其他的想法,想要将小儿子铁穆耳推上帝位。
不过忽必烈似乎并没有这样的想法,特意为甘麻剌设置了内史府,将其当作接班人来培养。却没想到这只是世人的错觉而已,忽必烈真正属意的储君实际上就是铁穆耳,诸王叛乱之时就很好的体现了出来。
至元二十四年,蒙古内部的矛盾爆发,忽必烈任命铁穆耳为将领,率领军队前往讨伐叛贼。
为了让他更加的名正言顺,忽必烈还特意将其任命为皇太子。这也是忽必烈对铁穆耳的考验,幸不辱命,铁穆耳顺利完成任务归来,忽必烈满意不已。忽必烈干脆派遣铁穆耳镇守在蒙古帝国的故都和林,专门负责北方地区的防御事宜。
为了更好的培养他,忽必烈还特意让开国四杰之一博尔术之孙、当朝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跟随在其身边。在此人的请求之下,铁穆耳也得到了原本属于父亲的太子印玺,他的地位更加的稳固。在和林的特殊经历使铁穆耳得到了北方经锐主力部队的支持,为他之后登基为帝提供了保障。
忽必烈病重去世之后,引发了这场皇位争夺战。铁穆耳与御史大夫本来还在漠南地区,得知消息之后,连忙赶回大都,玉昔帖木儿也成为了这个临时执政集团最核心的成员之一。
国家处于动荡之中,一些大臣就有了其他的想法,例如右丞相就立刻向真金的妻子询问,打探消息。本就长时间的在深宫之中,真金妻又怎么知道当时的请况呢?因此她只好召集了儿子身边的重臣玉昔帖木儿前来询问,却遭到了劝阻,让她不要掺和这些事请。
铁穆耳最大的竞争对手无疑就是他的胞兄、真金的长子、长时间镇守在岭北地区的晋王甘麻剌。二人爆发了机烈的矛盾冲突,却没想到解决的方式颇为好笑。真金妃建议让两兄弟当众朗读祖宗的宗训,谁读的更为流畅就获得胜利。甘麻剌本来就口吃,竞赛自然失败。
这些事请告一段落之后,铁穆耳的王位也逐渐稳定下来,他将蒙古族的诸多亲王全部召集到上都地区。御史中丞也早早地就得到了传国玉玺,并将它交给了皇后所代管。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太后将这个玉玺授给了铁穆耳。
铁穆耳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帝的位置,受到文武百官的朝拜。铁穆耳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对国家进行治理,他自然任用一大批早年就跟随在他身边的将领,建立起了一个为自己服务的政府机构。后来便是效仿中原王朝,在登基之初,选择大赦天下,从而得到了百姓们的支持,也让他的皇位更加的稳固。
清朝毕沅在《续资治通鉴》中记载:“帝承世祖混一之后,善于守成;惟末年连岁寝疾,凡国家政事内则决于宫壸,外则委于宰臣,幸去世祖未远,守其成宪,不至废坠。”
铁穆耳得到皇位的方式竟然如此特殊,但在这也离不开他具备的军事实力。他本来就在这场王位之争中居于上风位置,只不过害怕内战爆发影响蒙古国力,才选择了这样的方式。不管是通过怎样的方式继承王位,铁穆耳终究还是获得了胜利,并开始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来对国家进行治理,将元朝带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参考资料: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