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给人印象最深的事儿有两个:一个是学术辉煌,大师层出;再一个是诞生了一个真正统一的中央政权,即秦。
那么秦何以统一全国?
一、秦何以统一全国?
关于这一点,古人的《过秦论》、《六国论》分析得很好。这里,在下在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补充点愚见,系统论述一下。
1.有三个人对秦的统一贡献巨大
哪三个人?有些人可以猜想到商鞅、嬴政、李斯或者是王翦等名将。在下却以为不然,我心目中贡献最大的是他们:李冰父子、郑国公。
李冰父子的故事,稍微懂点历史的都知道。可这个郑国,知道的朋友就可能少一些,故在此啰嗦几句。
此处所言郑国,是个人,不是春秋时那个诸侯国。他是哪里人?又干嘛与秦国扯上了关系?
于是引出了一个典故:话说战国时期,秦国渐渐强大,韩国首当其冲。韩王焦虑啊,就经常召集群臣商议退敌之策。
于是就有一天,一位大臣献计说,秦王好大喜功,经常兴建各种大工程,我们可以借此拖垮秦国,使其不能东进伐韩。
韩王喜出望外,就派水工郑国赴秦。秦王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就开始修渠。
过程中秦王悟出来了,哦,这是韩国的“疲敌之计”,就威胁要杀掉郑国。郑国晓以利害,秦王还算明智,工程继续,就有了造福千秋万代的“郑国渠”。
为什么说他们三位贡献大?古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又言“民以食为天”。
老百姓吃不饱饭,军心就稳;士兵吃不饱饭,身体素质就差,也谈不上训练质量;经济差,冶铁业等工业就难以普及,军事工业也难成气候……
秦国本来就有渭河平原、四川盆地,加上非“兵家必争之地”,又有崤山、函谷关天险,老百姓可以相对安心地搞生产、建设。
加上李冰父子、郑国三位的努力,形成“南有都江堰、北有郑国渠”的格局,自然是如虎添翼。
2.秦有地理优势
关东诸国,均处“兵家必争之地”,于是相互征伐,民不聊生。秦则偏远于西部,又有崤山、函谷关等天险,可以相对平稳地“过小日子”,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补充一点:秦灭后,刘邦统一天下,行政中心一直在洛阳。
刘邦本来打算在洛阳、沛县中选一地为都,手下娄敬等人提出了关中的这些优势,认为关中进可攻、退可守,是理想的建都之所。刘邦接纳,遂都西安。
3.各国竞相贿秦
秦国后来逐渐强大,各国怎么办?合作抗之呗!不!六国虽曾一时联兵,企图攻秦,但由于不一心,加上路途远、粮草供应困难,放弃了。于是竞相贿秦,韩割五城,赵割三城,使秦越发强大,自己抱残守缺、苟延残喘。终于一个个被灭。
二、秦统一全国的两大启示
秦能统一全国,启示很多,在此谈谈个人认为最突出的两个。
1.经济是基本的。自身经济基础差、民不聊生,如何抗敌?清末、民国时期更是如此,国家财政困难、老百姓吃饭困难,何以谈训练?何以谈军备?
2.实现有效统治比占领更重要。那么强大的秦,为什么二世而亡?难以对庞大的关东六国实现有效统治!您想啊,秦本来地处偏僻之地,文化上与关东差异巨大。
加上自己的官员、将军不免有战胜国的骄娇心理,咋与关东原来的统治阶层相处?于是“其盛速、其亡忽”。
以在下“事后诸葛亮”愚见,如果秦不统一天下,再生存一二百年恐怕问题不大。“福兮祸所伏”,所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