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
在我国灿烂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一共兴起过大大小小83个王朝,各家政权“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历史画卷上留下各自兴衰更迭、悲欢离合的传奇。
契丹,又称辽,“契丹”一词原意为“镔铁”,象征着契丹人民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经神。公元907年,契丹族分支迭剌部的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落后,于公元917年建立王朝,国号“契丹”。鼎盛时期,契丹的疆域十分广阔,其领土范围东至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地区,南至河北地区,号称“幅员万里”,与当时的中原北宋王朝形成南北对峙之势。公元1125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俘虏,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将耶律延禧降为海滨王,契丹王朝至此灭亡。值得一提的是,自耶律阿保机建国后的200多年里,曾多次改国号,比如938年改国号为“大辽”,983年又改国号为“大契丹”,1066年又改国号为“大辽”。
一、契丹民族的起源地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段浪漫的传说,《契丹国志》中记载:
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至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属渐盛,分为八部。
这就是关于契丹族起源的青牛白马神话传说,《辽史·地理志》中也有相似的记载。大意为:骑白马顺着浮土河向东走的神人,与坐牛车顺着潢河走的天女,在木叶山这个地方彼此相遇相爱,结为夫妻后生下八个孩子。孩子们长大成家立业,各自后人逐渐兴旺,就分家为八个部落(传说对应“契丹古八部”)。
而《辽史·营卫志》中由另一段记载:
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居松漠之间。今永州木叶山有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可敦并八子像在焉。潢水之西,土河之北,奇首可汗故壤也。
二、契丹人的前身
关于契丹人的祖先,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契丹人是匈奴的后裔,第二种观点认为契丹人是鲜卑宇文部的后裔,第三种观点认为契丹人是匈奴和鲜卑融合后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有后代学者考证,契丹族信仰中的两大神山“木叶山”和“黑山”,都在鲜卑族祖地范围内,所以认为第二种观点更为合理,果真如此吗?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首先,在我国历史上,中原地区以外的北方和西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游牧民族存在,随着地理分化与部落迁徙,这些游牧民族分化为匈奴(胡)、东胡等民族。
其次,我们都知道,汉朝时期我国北方地区最强大的游牧民族就是匈奴。后来,匈奴在被东汉名将耿夔(kuí)击破后,分为了北匈奴和南匈奴两支,北匈奴西迁,南匈奴南下迁居中原,逐渐与汉人融合。而此时的东胡也演变成了鲜卑、乌桓等民族。一方面北匈奴西迁、南匈奴入汉之后,鲜卑人趁机占据了一部分匈奴曾经的领土,而这里其实还有10余万并未逃走匈奴人,这些匈奴人陆续并入了鲜卑,并他们从此自称“鲜卑人”;另一方面,东汉末年,乌桓族被曹草灭亡,大部分乌桓人与汉人融合,少部分乌桓人也归入了鲜卑族,如此以来,鲜卑族逐渐发展壮大。
魏晋时期,鲜卑人不断南下与中原王朝交往、征战,并不断汉化,同时先后建立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以及一些小国,而且鲜卑族的分支柔然族还曾建立了强大的柔然汗国。但随着历史发展,南下的鲜卑人建立的政权逐一灭亡,直到隋唐时期,鲜卑族彻底没落。而此时,一群生活在鲜卑故地的游牧民族逐渐兴盛,它就是契丹族。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契丹人在建立政权之前,曾经有一段时期生活在鲜卑族的祖地,也可以认为契丹人在历史上有一段时期曾归顺于鲜卑族,但契丹人并不是在鲜卑族灭亡之后才出现的,关于契丹族的历史记载,其实早在公元4世纪就有了,《魏书·契丹传》就是最为直接的历史记载。
根据历史记载,我们不难理清契丹民族发展历程:公元4世纪,北方众多游牧民族中有一个小部落,这就是最早的契丹人,也是后来契丹民族的雏形。此时的契丹人还过着畜牧和游猎的生活,此时契丹人实力很弱,居无定所、随牧草生长而迁徙,而且长期被草原上其他强大游牧民族欺压、控制,每年上缴贡献,并听候这些强大游牧民族的调遣。从南北朝到隋朝,契丹人先后被鲜卑、突厥等民族控制,或作为这些民族的附庸,或直接归入这些民族作为一个旁支,直到隋唐时期,突厥、鲜卑等民族先后没落,契丹人终于等到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而后不断壮大最终建立了契丹政权。
三、契丹崛起的历程
在北魏时期,契丹内部已有8个部落,称为“契丹古八部”。当然,我们不能认为“契丹古八部”是“神人”“天女”的八个孩子发展而来,也不能将《辽史·营卫志》记载的“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当真,“契丹古八部”更有可能是在契丹民族起源地区生活的8个部落。
在此后的一两百年里,契丹部落一直处在草原上其他强大民族的控制下寻求发展。公元553年,北齐皇帝率军进攻契丹部落,史料记载此战俘虏了10余万契丹人。此战后,契丹部落实力大损,而后又受到突厥的攻击,至此,契丹部落流离失散,“契丹古八部”不复存在。而隋朝时期,公元605年,契丹部落又遭到突厥的攻击,再次被重创。
直到唐朝初年,为了提升部落自卫能力,新的契丹八部重新整合,并推举共同的部落联盟,成为“夷离堇”,由此,契丹人形成了部落联盟。
公元628年,契丹部落联盟中的大贺氏部落叛逃,率领部落投靠了唐朝,并向唐朝进贡,唐太宗李世民借此设置松漠都督府,并封大贺氏部落首领为都督,同时赐李姓,而契丹部落联盟的可汗由大贺氏部落的首领担任。公元696年,大贺氏首领李尽忠起兵造反,后来被唐朝剿灭杀死。从公元730年开始,契丹部落联盟的可汗不再由大贺氏部落的首领担任,改为由遥辇氏部落首领担任。公元906年,迭剌部落的耶律家族兴起,而且从耶律阿保机开始,契丹部落联盟的可汗都由耶律家族担任。
而耶律阿保机的人生理想就是像中原王朝一样建立世袭制的政权。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唐末年间耶律阿保机先后统一了契丹各部落,同时这段时期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北方的汉人为了躲避战乱,很多人都迁移到了契丹部落的领域,耶律阿保机积极地接纳这些逃难而来的汉人,并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以及农耕、纺织、冶金等技术,使契丹人的生产技术有了本质飞跃,最终建立了契丹政权,开启了契丹族两百余年的辉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