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是改变18世纪末、19世纪初世界格局的大事,美国大陆军能够以弱胜强,击败宗主国不列颠赢得独立,的确可歌可泣。然而当年的十三州殖民地民众也并非铁板一块。主张TUO离大英帝国独立的一派为“爱国者”(大陆会议派),而主张留在大英帝国内保持对英王忠诚的人士则被称作“效忠派”(保皇党)。虽然“爱国者”总体人数占优,但“效忠派”的势力也不容小觑。在美国南部、纽约、宾州,效忠派人数众多,仅在纽约一地便有23000人加入英军对抗大陆军。在舆论宣传阵地,两派也展开了机烈交锋。然而1777年,一名少女简·麦克雷(Jane McCrea,1752-1777)的意外惨死,却沉重打击了效忠派的声势,鼓舞了爱国者的力量,最终间接影响了未来美国乃至加拿大的历史。
“效忠派”的旗帜
简·麦克雷生于新泽西州雷明顿,由于母亲早逝,父亲再娶,她很早便移居纽约州萨拉托加与哥哥约翰·麦克雷共同生活,后与当地青年戴维·琼斯订婚。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简·麦克雷与未婚夫戴维·琼斯不幸沦为了新时代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简·麦克雷一家支持独立,两位兄弟先后都加入了大陆军;而戴维·琼斯属于效忠派,他逃亡英属魁北克加入了英军。这对有请人被迫分离。
1777年夏天,由于美国大陆军进攻加拿大失败,英国魁北克总司令约翰·伯戈因(John Burgoyne,1722-1792)少将带领英军及与英国结盟的效忠派、北美印第安人南下进攻纽约州,史称“萨拉托加战役”。
约翰·伯戈因少将
纽约州岌岌可危,简的兄长约翰·麦克雷作为大陆军的一名上校已经奔赴前线对敌。而简的未婚夫戴维·琼斯则作为一名中尉伴随约翰·伯戈因出征,此时正驻扎在英军刚刚夺取的军事要塞提康德罗加堡(Fort Ticonderoga)。简·麦克雷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毅然决定离开家庭,前往提康德罗加堡投奔未婚夫。
提康德罗加堡
当简·麦克雷抵达距离提康德罗加堡不远的爱德华堡时,战斗已在附近打响了,出于安全考虑,她不得不暂时投宿于当地村庄另一户效忠派家中。7月27日早晨,一队特殊的英军前锋部队闯入了村子。这批士兵完全由与英国人结盟的印第安人组成,其领袖为绰号“怀安多特之豹”的一名魁北克休轮族战士。
英军前锋毫无军纪可言,在村中烧杀劫掠。他们闯入简·麦克雷藏身的民宅中,分别带走了简和女主人萨拉·麦克尼尔(她是英国陆军准将西门·菲沙的表姐)。最终,萨拉·麦克尼尔被带回了英国军营,但简·麦克雷却离奇失踪了。令人MAO骨悚然的是,稍后在军营中,戴维·琼斯发现凯旋归来的一名印第安战士身上,似乎携带着一件特殊的“战利品”——而这正是他未婚妻带血的头皮!
《简·麦克雷之死》,美国画家约翰·范德林1804年绘制
简·麦克雷之死如今流传着不同的版本。最为通行的一种说法是:印第安士兵在得知简的身份后原本也是准备将她护送回英军军营的。然而途中他们对护送能赢得多少奖金发生了争吵,一怒之下,便将简杀死,“怀安多特之豹”甚至连着头发剥下了她的头皮(休轮族战士据说有以敌人头皮作为战利品的习俗,和我国古代割首级类似)。
1887年,美国历史学家巴克斯特在著作中尝试为“怀安多特之豹”翻案。他声称根据对简·麦克雷的验尸结果,她身上并无明显斧伤,却有一枚抢眼,可能是被与印第安人交战的美军误杀的。
但无论如何,英军营地内某个印第安士兵随身携带着简·麦克雷的头皮,应该是不争的事实。这一消息过于骇人听闻,以至于英军主帅约翰·伯戈因一度试图亲自与印第安士兵交涉,要求他们交出嫌疑人,供自己审判处置。西门·菲沙紧急拦住了伯戈因,告诫他大敌当前,如果惩处印第安士兵,可能会严重影响其士气,甚至机起所有印第安盟军的哗变。最终,伯戈因妥协了,印第安士兵没有受到任何惩处。
简·麦克雷遇害不同版本的艺术作品
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英军与印第安盟军之间的所谓“和睦”的确是保住了,但丑闻已不胫而走。由于它本身足够神秘惊悚,在群众的添油加醋之下,越发光怪陆离,甚至成为了美国民间传说的一部分。
简·麦克雷之死对英军的名誉构成了严重打击。此前,英军一直对外宣称,和美国大陆军这些“乌合之众”相比,自己才是文明之师。简·麦克雷的惨案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虽然并非英军直接动手,但英国人无疑犯下了包庇纵容的罪过。在舆论宣传战阵地上,简·麦克雷之死也扭转了“效忠派”与“爱国者”之间斗争的态势。过去,英国人一直宣布会保护“效忠派”,维护他们的利益,可前来投奔“效忠派”未婚夫的简·麦克雷惨死,自然让其他“效忠派”感到心寒和气馁。此外,由于简·麦克雷的娘家属于爱国者一派,她的遭遇也引起了广大爱国者同仇敌忾,为她报仇雪恨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简·麦克雷之墓(左)
果然,英军在萨拉托加战役后期陷入重围,被迫投降。伯戈因沦为战俘,而西门·菲沙被美军狙击手命中阵亡。“效忠派”与爱国者之间的新仇旧恨已经难以弥合,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作为效忠派不得不放弃祖传家产北上逃亡加拿大。有趣的是,在1812年第二次英美战争中,代表英军作战的其实大多为加拿大民兵。1814年8月,英军攻占华盛顿,并纵火焚烧总统府等公共建筑,而纵火的很多便是当年“效忠派”的后裔。
伯戈因战败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