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氏之名,史无记载,也非后人臆测附会的“洛神”,故下文皆以甄夫人称呼。言归正传,按正史记载,曹丕并未在甄夫人口中塞入所谓的“污秽之物”,不过甄夫人“被发覆面,以糠塞口”的记载,确有一定出处。
一、死得蹊跷
甄夫人的死亡,是个谜,至今未解。
据《三国志·后妃传》记载:“黄初元年十月,帝践诛。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音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按甄夫人本传记载,她之所以会被曹丕赐死,主要是因为山阳公(即退位后的汉献帝)为其进献了两个女儿。结果甄夫人听说后,感到非常不满,发出不少怨言。曹丕闻讯大怒,将其赐死。
这个说法,显然经不起推敲。
正如裴松之所言:“崇饰虚文乃至於是,异乎所闻於旧史。”这段记载对于曹丕美化太过,毫不客气地说,它一看就很假。
因为在前文中,陈寿花费了不少笔墨来描写甄氏之品德,将其塑造成了“女神”一样的人物。
试问,一位颇有“大妇”风范的当家女主,又怎会因为丈夫纳了两个小妾而嫉妒呢?甄氏也是名门出身,从小便接受严苛教育的甄夫人,自然会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否则她一开始也不会嫁入当时的顶级豪门——汝南袁氏家中。
在丈夫袁熙亡命后,甄夫人虽然改嫁给曹丕,但她仍有贤名。就连曹草,也听说了甄氏之女的贤惠之名。
《
三国会要》中提到:曹草的爱子、以称象而闻名的曹冲病逝后,曹草专门为他“聘甄氏亡女与合葬”。为自己的爱子挑选冥婚的对象,曹草都要从甄家中挑选,可见甄夫人之贤明,绝非陈寿刻意美化而来。
只是,被誉为“良史之才”的陈寿,又为何要写“甄夫人善妒”呢?
说起来,裴松之也没能看偷陈寿的苦心孤诣。以他的处境而言,作为一名西晋臣子,为了树立司马氏的“魏晋正统观”,便必须要对司马氏以及曹氏多有回护。
但以一个史学家的良知,陈寿又不能满是谄媚,所以他只能采用曲笔。
纵观《三国志》,陈寿的一些曲笔之处,隐藏了不少细节。如曹髦之死、曹芳被废、夏侯玄被杀等一系列事请中,都能看到相同之处:
这些人,在前期的表现都非常出SE;但到了被杀被废时,就突然被描写地非常不堪。这与甄夫人的前后不一样,何其相似?
如此鲜明的对比,就差点没直接告诉后人:这个人、这件事,有很大的猫腻。由此可见,陈寿是故意用这样的曲笔,来揭示甄夫人之死背后的蹊跷。
二、过犹不及
据《汉晋春秋》记载:“初,甄后之诛,由郭后之宠,及殡,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后,使养明帝。……明帝怒,遂B杀之(郭太后),敕殡者使如甄后故事。”
这是开头提到的“曹丕往甄夫人口中塞秽物”的出处。其将矛头直指曹丕的续弦——郭女王,试图用宫闱之争来解释曹丕突然赐死甄夫人的原因。
这是古代史家的惯用笔法,遇到忌讳莫深之事,往往习惯用“女人”来解释,从而进一步深化了“红颜祸水”的观念。
但甄夫人之死,真的与郭女王有关吗?恐怕并不尽然。
按此记载,魏明帝曹叡原本并不知请,后来通过李氏那里得知自己生母去世的真相,于是便用同样说法杀害了郭太后。
但有人指出:甄氏去世时,曹叡已经十七岁,早已记事;若郭女王真的参与了甄氏之死,曹叡又岂会被瞒了这么些年?
又据《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末传》记载:“帝常从文帝猎,见子母鹿。文帝色杀鹿母,使帝色鹿子,帝不从,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因涕泣。文帝即放弓箭,以此深奇之,而树立之意定。”
曹丕当着曹叡的面,亲手色杀母鹿;曹叡见状,却是嚎啕大哭。
这段记载,颇值得玩味:曹丕此举显然是在暗示曹叡:甄夫人即将会被自己所杀,此之谓“去母留子”。曹叡见状并未阻拦,也足以证明他心中知晓曹丕的打算:甄夫人去世,他的太子之位便算是稳了。
言至于此,曹丕的用意昭然若揭,这显然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
三、打击外戚
后人经常吐槽“曹草爱寡妇”,未免有些片面。回到曹草所处的时代:日益壮大的士族,才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根源所在。
这些寡妇出身的人,大多孤苦无依,没有强大的家族可以依靠。如此一来,便避免了外戚干政的现象。
所以在曹草生前,鲜少听闻所谓的“外戚”身居高位。被他引为心腹的,无疑是以曹氏、夏侯氏为核心的宗室力量。
反观甄夫人,则出身名门士族,有着辉煌的过往。及至汉末,中山甄氏依旧矜贵有加,能够与顶级士族袁氏联姻。这样的家世,难免会让曹丕感到忌惮。
曹氏一族,致力于打压北方士族,双方多有嫌隙。彼时,曹丕尚有曹氏、夏侯氏等宗室力量、外姓武将与庶出寒门为依靠,故而能勉强与士族维持平衡。
但从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来看,他又有过妥协。
曹丕的妥协,便意味着他没有足够的手段压倒北方士族。甄夫人有贤名不假,但她的意志并不重要;只要她一天还是皇后,那么她背后的甄氏,便有极大可能发展为外戚家族。
两汉以来,外戚干政的现象屡见不鲜。倘若士族出身的甄氏成了外戚,那曹氏一族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便会被士族压倒。
因此,曹丕只能狠心杀死甄氏,并把出身卑微的郭氏立为皇后。只有这样,外戚才不会成为曹氏的威胁。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汉晋春秋》《三国会要》《三国志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