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酱说:
延迟满足的秘诀在于满足,而不是延迟。
全文2860图丨阅读共需7分钟
编辑丨人民酱
作者:千寻麻麻
公众号:东西儿童教育
女儿幼稚园这几天在做牙齿常规检查,有好几个小朋友都长了龋齿,去学校拿报告时,听到几个妈妈在抱怨小孩平时太爱吃糖,抱怨完之后又开始交流控糖经验,其中一个妈妈吐槽说就算把巧克力藏在衣柜里,孩子也有本事找到,另一个妈妈则建议干脆来个彻底灭糖计划,家里一颗糖果都不要放。但这个建议很快遭到了其它妈妈的反驳:“我家没有糖果,也从不给他零花钱,结果五一放假他去小伙伴家玩,回家吓了我一跳,天呐,整个牙齿全黑掉,听小伙伴妈妈说,我家儿子吃了一颗巧克力后就一直要,人家又不好不给……”
现在的物质条件已经好多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小朋友无法抵制糖果的有或呢?听她们聊着,我就忽然就想到了那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棉花糖实验”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好多文章都提过,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Walter Mische 在幼儿园里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中,大人将孩子单独留在房间,面前摆一个盘子,盘子里有颗棉花糖,然后告诉孩子:“自己有事要离开15分钟,等他回来时,如果棉花糖还在,就会再给孩子一块棉花糖作为奖励。当然,孩子实在想吃,也可以选择按铃,直接吃掉棉花糖。”
一些孩子甚至没等到按铃,就吃掉了糖,还有些孩子拿起糖又放下,但最终还是按铃吃掉了糖,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抵御了有或,在15分钟后得到了另一颗糖的奖励。
大约20年后,Walter Mischel对当年参加实验的孩子进行了后续调查。发现,当年成功抵抗有或的孩子,拥有了更高的学历、更健康的体重,SAT成绩也比直接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Walter Mischel由此提出:
自控力,也就是延迟满足的能力,是决定孩子未来成就的关键。
但这个实验只说了延迟满足有自控力的孩子,将来成就更大,并没有说明,为什么有的孩子自控力强,能忍住不吃糖,有的孩子却根本忍不住,只想马上吃掉棉花糖。
除了先天因素,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与孩子之间不同的自控力呢?
想了解自控力的真相,不妨跟我一起去看看棉花糖实验的改良版。
改良版的实施者是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Celeste Kidd教授,她于2012年发表了研究成果。
他们把实验改成了两步,第一步,将孩子分为A、B两组,让孩子们画画,旁边放了一盒用过的旧蜡笔。
A组由“可信的大人”主导,告诉孩子可以用现在的旧蜡笔,或者稍等一下,她会去拿一些新的更漂亮的蜡笔。几分钟后,大人真的拿来了新蜡笔。
B组由“不可信的大人”主导,这个大人食言了,没有拿来新蜡笔。
经过了第一步的“热身”,第二步Celeste Kidd才引入传统的棉花糖实验。
结果令人震惊,在第二步的棉花糖实验中,A组(大人守信的那一组)孩子延迟满足的平均时间达到了12分钟,而B组(大人不守信的一组)只有3分钟,A组测试出的延迟满足能力比B组孩子整整高出了四倍!
你看出来了吗?
自控力的真相是:如果孩子相信棉花糖终究是属于他的,他会更愿意等待。如果孩子不相信等待的结果,觉得现在不吃待会肯定没戏,会选择立即马上吃掉。
原来,延迟满足的秘诀并不在延迟,而在满足。
一个生活在信任环境中,安全感被充分满足的孩子,他不会急,也没必要急,自然扛得住有或。
而生活在失信环境中的孩子,本身就有很强的匮乏感,满心都是朝不保夕,他们只会想:“现在不吃,待会可以多吃,一定是骗人的,我还不如现在就吃了更稳妥!”
说到这儿,我就想到了自己大学刚毕业时的一段往事。
大学刚毕业的第一年,你们猜我所有工资都用来买了什么?全是衣服,各种款式的衣服。其实很多我就穿过一次,还有些连吊牌都没来得及剪,明知道是浪费,却还是控制不住地买买买。
那时的我,心里住着一个没有安全感、从未被满足的孩子。
曾经,大概在初中时,青春期的我好渴望拥有一套漂亮的运动服,每天放学经过那家商店,都要去橱窗前巴巴地看几眼。
我妈承诺说,只要我期末考全班前三就给我买,我拼尽了力气,很争气地考了前三,我妈却反悔了,估计是嫌运动服太贵。
类似的事请发生过好几次。在我眼里,漂亮衣服就像那颗充满了有或的棉花糖,我根本没有信心,确定它明天还可以属于我,所以今天能吃肯定会吃,哪里等得了明天?于是才有了长大后疯狂的弥补,一有钱就赶紧买衣服,不为什么,就算囤着也好。
我这个买买买的MAO病,一直到工作三年后,才算彻底治愈。一方面是因为买够了,长期缺失的那部分已经得到了充分满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在成长,慢慢理解到童年环境对人的影响。
如今每每想起这件事,我会觉得既可悲又可笑,这三年来总共买的衣服,仔细算算价格不菲,浪费了至少好几万吧,而当年,我渴望的运动服,总价还不到一百元。花几万元弥补一百元的遗憾,是不是很可笑?再看看身边那些自控力特别好的朋友,无一例外,都是家庭条件还不错的,他们从小就从父母那里获得了充足的安全感,“糖果”在他们眼里不是稀缺品,因为不稀缺,所以也不存在令人无法自拔的有或力。
一番反思后,我会觉得,当我们去谈自控力,谈为什么孩子抵制不住“糖果”的有或时,不如先从改变自己的日常行为做起,说不定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很多自控力不太好的孩子,其实就是因为平时父母下意识失信,导致了安全感的匮乏。不相信未来,才只关注当下。
像我妈那样赤罗罗地“失信行为”现在不多了,但图自己一时方便,给孩子开出空头承诺的事还是不少。
比如,想让孩子乖乖地写作业,我们可能会随口许诺:“快写哦,写完作业,妈妈就带你出去玩滑板车。”待孩子真写完作业,又觉得时间有点晚,想想算了,还是准备洗漱睡觉吧。
“熊孩子”东跑西晃就是不好好坐下来吃饭,让人头疼,为了省事又见效快,我们可能会说:“你要是吃完这碗饭,就可以看动画片。”待孩子吃完饭,又因为忙着其它事忘了刚刚给他许下的承诺。
到了下一次,当我们对孩子说,要先写完作业再玩,孩子就不愿意了,他的想法是能先玩一秒是一秒。
你心想,这孩子怎么这么没自控力,殊不知,他不过是从大人的行为中搞明白了一个道理:做完作业再玩都是骗人的,我还不如有得玩的时候就先玩!
无法自控,不是孩子不想控制,而是他没有能力去控制,那没有被满足的渴求一直都在,面对有或如同久旱逢甘霖,连多一秒的延迟都难以忍受,如何自控呢?
所谓自控力,核心是自我,主语是我,主体也是我,自我没有力量的话,是谈不上自控力的。只有自己的需求被看到,被重视,被认真负责地回应过,孩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出一个有力量的自我,产生控制自己的能力。
你可能会觉得,生活中这些许诺都是小事,孩子应该过两天就忘了吧。其实你眼里的小事都是孩子的大事,他们也许当时不说什么,但并不代表他会忘记。一段时间后,孩子可能不再记得这件事本身,但这件事带来的委屈和失望会在他心里留下印记,这些心理印记才是主导人下次行为的关键。
类似的“小事”,如果每天时有发生,慢慢累积,就会构成孩子的观念:
今后的事都不稳妥,即时满足才是正道!
如此一来,还谈什么自控力呢?
划重点
1、除了先天因素,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与孩子之间不同的自控力?想了解自控力的真相,不妨看看棉花糖实验的改良版。
2、延迟满足的秘诀并不在延迟,而在满足。
3、自控力不好的孩子,大多源自平时父母下意识地失信,导致安全感的匮乏,不相信未来,才只关注当下。
转自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公号:我们是一群行走在中美两地,一边带娃一边思考怎么带好娃的家长。分享地道的美式教育理念和实践,和超级靠谱的国内育儿经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