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天气预报那是连续暴雨红SE预警。
俗话说得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也是谁都改变不了的。
但唯一高兴的人群,那就是学生。
多地教育行政部门连续通知,因为暴雨影响,学校停课,学生在家不要外出,也就不需要上学了。
这一通知不要紧,一而再、再而三,竟然连续三天都是暴雨停课。
这可高兴坏了孩子们:又可以睡懒觉了,不用去学校听老师啰嗦了。
可惜的是,三天来,大雨嘛,确实来了,有的地方还很不小,街道上都有很深的积水。
但同一个县级区域里,也不乏一些地方,根本就只是阵雨,顶多就是下雨的时候确实大,大时间不长,雨停了甚至还出起了太阳。
与此同时,所有的企业单位,可没有因为暴雨而停工的,——至少,我身边是没有见到,笔者自己也是苦哈哈上班族,撑把伞挽起裤脚依旧得上班。
一路上,我最羡慕的人就是孩子们,心里那叫郁闷啊。
为什么我上学的年代,就没有遇到这么善解人意的雨呢?
从周三开始,今天周四继续,晚上通知又来了,明天周五外甥打灯笼——照旧停课。
转过头来一想,这孩子们因为暴雨不要上课,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当然,在我的观念里,并非反对因为安全而强制孩子们一定得去上课。
但就因为这么一场大雨,连续五天连休(紧跟着又是周末),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会不会让他们潜意识地认为,但凡存在风险可能的时候,第一想到的就应该、且必须是逃避呢?
如果养成了这种惯新,那么等他们长大之后,我们又如何能奢求他们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地区勇攀高峰呢?
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国强。
这句话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也还是所有正能量作品里的座右铭。
但我悲观地估计,在“一下雨就放假”观念中长大的孩子们,骨子里还会有那份血新与勇敢吗?
依稀记得我上学的年代,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下雪,那时候可真没有可以窝在家里的优待。
同样是十来岁的孩子,自己穿着靴子,撑着雨伞,顶风冒雨而行——甚至还不乏没有雨伞只能戴着斗笠穿着蓑衣的孩子。
当然,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几乎大部分都是私家车上学,我们当然不能强求现在的他们再去“体验”我们那年代的艰苦。
但不可否认的是,暴雨停课,
表面上,是给了孩子最大的安全保障。
可反过来看,他们何尝不是失去了难得的、锤炼心志的机会?
温室里长大的花朵,岂能奢求他们成为栋梁之材?
我们不否认,暴雨确实会带来一些无法预测的危险因素,比如校舍,比如交通。
但是,难道现在的校舍还不如上世纪的土墙房?
私家车上下学,还没有当年步行安全?
亦或者,是制定这个规则的人,其实是为自己在规避“危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