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4岁少年,在跟父亲大吵一架后,坐到了6层居民房的楼顶护栏外的房檐上,两腿伸出在半空中晃动,他的妈妈在一旁苦苦的劝、手足无措。
这是7月12日,在杭州萧山发生的一幕。直到民警赶到,劝说沟通之下,才把孩子劝了下来。
原来,这位少年刚从老家江西来到父母工作的杭州萧山,原想终于可以跟父母一起团圆,过个幸福的暑假。却没想到,父亲要他去自己打工的厂里“锻炼锻炼”,还说自己不肯吃苦!
争吵之下,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冲动之下,就上了顶楼,有了前面的那一幕。
父亲想让孩子体验一下自己的工作,甚至尝尝“生活的苦”,似乎也没什么错,怎么就翻车了?
我们不妨来一起分析一下,在这个案例中,可能存在的教育误区。
把教育放在“培养感请”之前
少年平时在老家,暑假才有机会回到父母身边,是妥妥的“留守少年”。可以想象,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相对疏离、缺少信任。
孩子跟民警说,原来想过个“快乐的暑假”——这里有多少对父母的爱的渴望?
换句话说,孩子跑了这么远,是来找爱的。
可是父母呢,希望借着孩子在身边的机会,好好“雕刻、修理”一下孩子,把孩子变得更接近心目中完美的样子。
一个兴冲冲跑来索取“爱”,另一个却准备好了刀子要“剪枝”,您就能理解,孩子感觉多么委屈,就能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冲突。
而这位父亲可能到最后也没明白,自己的问题在于,把教育放在了“培养感请”之前。
同样一句“跟我去上班,锻炼锻炼”,体验一下生活。”
如果孩子跟父亲很亲密,他会欣然接受,愿意去看看父亲的工作,愿意去体验、甚至帮助父亲。
但是,如果孩子跟父亲感请疏离,他会觉得父亲“又要管我”、“他就不想让我过舒心日子”。
所以,在这里要给所有长时间与孩子分离,刚刚回到孩子身边的父母说一句:先培养好感请,再谈纠正行为、家庭教育。
自以为是、自我感动的教育法
不过,即使培养好了感请,这种“带孩子去吃吃苦”的教育方式,也值得探讨。这种教育方式,爆火于一个泰国妈妈的社交媒体。
因为5岁的孩子突然不肯上学,怎么说都不行。于是这位妈妈带着孩子去捡了一天塑料瓶,最后换得10个泰铢,连回家的公交车都不够,只好走路回家,让孩子切实的感受了一把“生活的苦”。孩子又累又饿、痛哭流涕,第二天老老实实去上学了。
这个故事立即引发了国内不少家长的认同和效仿,因为这似乎是个能够“治住”孩子的好招儿!
可是,几乎从来没有人问过孩子的想法。
一个5岁的孩子,突然不肯上学,究竟是为什么?
他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了什么事儿?也许他碰到霸凌了?也许老师让他害怕?也许跟同学吵架?也许有一项作业没有完成?
但是,对于许多家长而言,这些都不重要,只要能让孩子“听话”,做他“该做的事儿”,孩子的想法才不重要。
所以,许多国内的家长鲁起袖子效仿起来,毕竟,这样的方式看上去挺文明,还能“治服”孩子,又能发个朋友圈:看我多会教育……
一时间,媒体上看到不少家长们带着孩子去捡瓶子、搬砖头,总之是要想方设法给孩子狠狠地“一棍”,希望把不爱学习的孩子打醒,告诉他们:如果不好好学习,你以后就只能干这个,过这么痛苦的日子。
看上去,不少孩子回到家,认真地完成了作业,不敢提不去学校了。但是很快,家长们会发现,这样一顿草作下来,能够得到的仅仅是“短期效果”,跟打一顿没什么区别。
因为孩子不愿意上学、不愿意写作业的根本原因没有找到,当然也谈不上解决,根源还在,孩子只是因为受到您的“恐吓”,不得不去上学罢了。
如果孩子真的是因为霸凌等极端原因拒绝上学,在家却被这样对待,那等于堵上了孩子与我们沟通的最后一条路,后果可以说是不堪设想。
为了过“好日子”而读书
即使孩子仅仅是为了“成绩不佳”而不想上学,这样的方式,也是相当短视的。
因为这样的教育方法,给孩子带来的价值观有两点:
1.学习是为了自己以后能过上“好日子”。
不客气地说,这是种“穷人思维”。因为这里的“好日子”,暗指有吃有喝、有房有车……是还在贫困之中的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想来想去,也不过是“吃吃喝喝”罢了。
但对于其实已经不缺“物质生活”的孩子们而言,“好日子”恐怕不过是有台能联网的手机罢了。
于是,许多人在走出学校后,选择“躺平”,那就成了他们的“好日子”。而所有的“啃老族”,都过着“好日子”,唯一的烦恼只有父母的唠叨。
在国家已经全面TUO贫的大背景下,用“物质”作为孩子的学习目标,注定要翻车。
2.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做苦工作、过苦日子。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讲中强调,咱们家长要给孩子展示很多条人生之路,而不是把所有路都堵死,就留一条升学的路。
因为如果对孩子而言,人生只有一条路。但自己就是成绩不好,没考上高中、大学,那么人生是不是就完了?这不是把孩子往“绝路”上B吗?
但事实上,即使是全国人口学历最高的北京,2019年本科学历人数占比也仅占35%。那剩下的65%的人口,他们的人生都完了吗?
我们当然可以也应该带孩子体验不同的工作,但是立足点不该是威胁和恐吓,而是给他展示更多的可能新。
山东有位妈妈,也带三年级的儿子去搬砖,我想她一定没有恶狠狠地强调:“让你知道一下生活的不容易。”
因为孩子一到工地,就爱上了砌墙这个工作。他认真努力,得到老师傅们的一致赞扬。回到学校还跟伙伴们描述搬砖的快乐,引得不少同学,都喊着也要去体验搬砖。
这个孩子没有体会到生活的苦,却感受到工作的乐。爱上“搬砖”后,如果让他更多地研究建筑、结构、甚至装修,会不会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他是不是更有动力、更深入地学习?
我不能肯定,这个孩子是不是会成为大学“建筑系”的学生,但即使他从职业学校出来,开始专心做工人,也一定能成为一个技术领先的高级工人。
谁又能说,这就不能成就一个美好的人生呢?
看都看完了
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