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妈妈圈的人,大概没有人不知道李玫瑾教授吧。
李玫瑾,中国公安大学的教授,研究生导师,所以大家称呼她为李玫瑾教授,一个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专家,她因为有一套自己的育儿理论,深受妈妈们的欢迎。
李玫瑾教授的女儿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
李玫瑾教授有一个女儿,如今女儿早就长大成伦了,因为妈妈在育儿圈很有名,女儿的成就自然受到大家的关注。
当人们了解了她的女儿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女孩子,甚至可以用“学渣”来形容的时候,有一些人开始喝倒彩。
“自己的女儿都没养好,还来指导别人如何养孩子,真可笑!”
“我随便养的孩子,成绩都比她的女儿好,别再出来丢人现眼了……”
还有人拿李玫瑾的女儿和尹建莉的女儿进行对比,因为两个人的育儿观大相径庭,尹建莉也曾公开写长文批评李玫瑾的育儿观。
如今李玫瑾的女儿早就成伦,她不像妈妈一样优秀,鲜少为人关注,她是一个快乐的、普通的音乐老师,跟很多平凡的普通人一样。
女儿虽然是学渣,但是不影响李玫瑾教授在妈妈们心中的地位
李玫瑾教授的女儿是个平凡的音乐老师,但凡关注李玫瑾育儿观的家长,基本都了解这个事实了,但是这并不影响李玫瑾教授在妈妈们心中的地位。
这也恰好说明,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摆TUO了“成绩为先”的育儿思维,家长们把孩子的健康快乐,心理成长放在了第一位。
教育出一个人格健全,积极向上的孩子,才是家长的首要任务,而不是一切向成绩看。
这是一个好现象,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少的孩子,因为心理问题厌世,因为这一届家长已经开始反思教育孩子的终极目标了。
李玫瑾教授的女儿平凡,普通,就论天资而言,放在普通孩子中,应该是中下等的,数学总是不及格,学习成绩很差。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她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把兴趣变成了工作,快乐地生活着,她是普通人,是一个成功的享受生活的、肯定自我价值的普通人,这不正是我们做家长的所希望看到的吗?
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观重点在心理健康
李玫瑾教授,从来没有说过要如何做才能养育出高分的孩子,或者是优秀的孩子。
她的育儿观重点在于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成年之后充满正能量,热爱生活,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
过去的十几年间,几乎每年都有很多青少年因为抑郁选择轻生,为什么生活条件变好了,物质条件丰盈了,孩子们却不快乐了?
因为家长把自己的私衣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家长没有完成的梦想,希望通过孩子来完成,孩子们不管资质如何,不管是不是具备学习的天分,都被家长赶到学习第一线,业余时间被严重压缩,个人爱好被剥夺,这样的孩子能不抑郁吗?
失去快乐,感到压力,对成年人来说,尚且可能转化为动力,但是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只能是新格发生扭曲,要么压抑到伤害自己,要么压抑到伤害别人。
不管是哪一种请况,都不是家长想要看到的结局。
接受孩子可能的平凡,心理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出生的时候,虽然看起来一样,但是新格不同。
有的孩子天生对语言敏感,有的孩子对绘画有天分,有的孩子喜欢数字,有的孩子喜欢韵律……
找不到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也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就不能释怀,不要B迫孩子去争第一名呢?
值得让人开心的事请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妈妈认识到这一点,不会再去试图通过B迫孩子学习来获得满足感了。
其实从日常生活中和妈妈们的交流就能感受到这一点,我们小时候,妈妈们聚在一起聊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个人就是深受其害,我高中之前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给爸爸妈妈带来无限荣耀,也成为他们日常比拼的目标,但是高中之后,心思变多了,随着父母的施压,越来越感到不安,很难集中经力去学习了,成绩一路下滑。
现在想起来那段时光,都是难过的。
现在妈妈们聚在一起,聊得更多是孩子的兴趣,很少有人去拿孩子的成绩说事,从这一点就可以确定,这一届孩子将来会更开心,活得更自在。
作为家长,我们要调整我们的心态,我们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你的孩子可能就是一个资质普通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即便是努力千百倍,也还是不能获得好的成绩。
当我们接受了这个前提,就不会再去B迫孩子学习了。
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才是育儿的关键
我们应该调整我们的育儿方向,我们养育孩子,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让孩子光宗耀祖,也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人上人。
孩子是爱的结晶,同时孩子的到来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给父母和家庭带来很多的快乐,在爱之外,我们对孩子的希望就是,他们能够平安快乐,健康自信,能够很好的适应环境,未来离开父母的庇护之后,能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养一个孩子很容易,养出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没那么容易,同时也没有那么容易,坚持的原则就是“制定规则,督促孩子遵守规则,给孩子选择的自由”,至于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在机缘的基础上,还是要看孩子个人的天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