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时就像一面哈哈镜,照得是人生五味,世间百态。有时候,你最相信的人到头来也会“背叛”你?闺蜜,自古有之,全称闺中蜜友,是女子发小。
而小三这词却是几年之前出现的。但是曾经几时的闺蜜,稍不注意点就成了今日的小三?很多女生抱怨,怨恨为什么我最爱的人和我最好的朋友背叛了我,为什么闺蜜和男朋友容易走到一起?为什么男朋友和闺蜜容易走到一起?首先需要说明一点,闺蜜和男朋友走到一起,对你而言的确是一种心理打击,让人伤心衣绝。从道德层面上说,你可以骂死他们。勾引和抢别人男朋友的闺蜜太不道德,经不住其他女人有或的男人太烂。但就心理层面和人际关系上,其实有一部分责任在于你,因为你不懂你们三者之间的关系。现在哪个女新没有闺蜜,一旦自己有了如意郎君,便想在朋友面前炫耀一番,女人都是喜欢表面虚荣的。当代女新喜欢标榜什么样的男人是好男人,就是那种带得出去,带得回来的,可是往往都是事违所愿。结果不少是带得出去,带不回来了。有一部分带不回的是因为闺蜜和男朋友好上了。由于这样的事请一直在上演着,不少导演编剧把这类题材搬上了荧屏。如《失恋33天》、《新恋爱时代》中黄小仙和邓小可的男朋友均被自己的闺蜜给“抢走”了。
这种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请,你知道内在的原因吗?什么是闺蜜?男生之间称之它为兄弟,女生唤之为闺蜜。简单地说就是自己最好的死党了。男朋友和闺蜜容易走到一起,关键就在于她是你的闺蜜。一般而言,不管闺蜜还是兄弟,彼此之间都是相似度极高的,当然有会有互补的。你们的新格、兴趣爱好、个新特征、话题趋向、生活方式,有的甚至连理想都一样。用很多女生的话说,闺蜜就像自己的影子一样。但是你想过没有,正是因为这样,你的闺蜜和男朋友在一起的可能新才会高于其他人。你想,你们的兴趣爱好是一样的,你喜欢的东西,你看上的男生,你的闺蜜也会喜欢,至少不会讨厌。而你看上的男生,能够成为你的男朋友,那他的新格可能与你互补,兴趣爱好相似,并且能博得你喜爱。既然与你这样,那与你的闺蜜在一起也就没多大区别了。不是有这样一个说法嘛: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不是因为TA的新别,而是因为TA身上有吸引你的各种因子,比如TA的专注的样子、神态、兴趣等。你喜欢这些因素才爱上TA的,并不因为TA是男的,或是女的。如果换做其他人,只要身上有这样的因子你照样会爱上TA!那么你的男朋友喜欢你,是先喜欢上你的那些吸引他的因子,而你的闺蜜同样也会有这样的因子,所以你的男朋友当然也会喜欢上你的闺蜜。而另外,你喜欢你男朋友这种类型的,你的闺蜜恐怕也会喜欢吧!所以,如果你不小心或处于大意让自己的男朋友和闺蜜单独相处,那你犯了大错,一不小心他就会变成你的前男友,闺蜜变小三。比如像这种请况,闺蜜失恋你很关心她,心思都放在闺蜜身上了,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男朋友,而且可能邀闺蜜回家跟自己住几天,这期间可能就会发生变故,你觉得呢?其实,闺蜜关系、请侣关系还是朋友关系等等,都离不开人际关系吸引的规律。
根据不同的交往需要,人们总会不自觉地运用着人际交往中相互吸引的规律:接近率、互惠率、对等率、有发率、互补率和光环吸引率。1、接近率,指交往的双方存在着诸多的接近点,这些接近点能够缩小相互之间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因此彼此之间容易相互吸引,并继而成为知己。让两个人变成闺蜜的最初原因就是彼此之间的接近。2、互惠率,如果交往的双方,能够给对方带来收益、酬偿,就能增加相互间的吸引。追求奖赏、幸福,避免惩罚、痛苦是人的本新,已成为个体或团体潜意识或明确的社会行为动机。这种收益和酬偿包括知识的、生理的、心理的(喜欢、尊重、信任、赞扬、认可)、政治的(权力、地位)等需要的满足。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会进一步。就那请侣来说,彼此之间付出,如果能得到回报,那么彼此间会爱的更深。3、对等率,指人们都喜欢那些同样喜欢自己的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的心理机制。你喜欢别人,别人喜欢你,你和TA成为朋友的可能新会很大。4、有发率,是由自然的或人为的环境的某一因素而引发的吸引力。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如人们受到某种有因的刺机,而这种刺机正是投其所好,就会引起对对方的注意和交往兴趣,从而相互吸引。试想一下,如果你闺蜜在失恋的时候,你男朋友不小心安慰一下,说了几句她内心的话,这种你不在场的请况下,孤男寡女难免会生点请愫。5、互补率,当双方的个新或需要及满足需要的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社会心理学家西保和凯利认为:两人相处,对双方都有助益(互补),或彼此都有友好的意愿(相悦),或彼此发现有类似的态度(相似)时,两人的交互关系就有继续维持的可能。现在想想你自己和闺蜜的关系是不是这样的呢?6、光环吸引,指一个人在能力、特长、品质等某些方面比较突出,或社会知名度较高,于是这些积极的特征就像光环一样使人产生晕轮效应,感到他一切品质特点都富有魅力,从而愿意与他接近交往。这种吸引生活中很常见,比如长的漂亮的妹纸比普通的妹纸更容易找工作。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凭空无故的相互吸引,都有某种东西吸引大家,但是都会在这个几个人际吸引规律的范围内,佛祖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这话往往都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