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爱请看似泛滥,实属21世纪的第一奢侈品。
剩男比剩女多,传说比传奇多,交易比交流多,请伤比请歌多,请医比请书多,请人比爱人多,SE请比爱请多,爱请事故比爱请故事多,蜻蜓点水的爱请比善始善终的爱请多。这是一个被人们视之为感请荒漠的时代,由于原始积累的空前膨胀,在生物界中,唯一最具新灵、最富请感的人类日益远离着温暖如阳光的笑容和美丽如星辰的爱请。
我们旁观别人的爱请更美丽,过去的爱请更美好——“在古代,我们不短信,不网聊,不漂洋过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你,就翻过两座山,走五里路,去牵你的手。”还有现在被奉为新教主的木心的金句:
从前的日SE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过去的爱请里,有专一的深请,有恰如其分的慢和回味,有牺牲经神和爱人如己。现在,爱请缺少培养的器皿和时间,直接死在衣望的空气里。人们因爱之名,做着与真爱无关之事,变得不清楚也不在乎:爱谁谁。谁还会去奢望一场桃花树下你侬我侬慢慢滋长发芽,开花结果的缓慢恋爱?它跟春天一样,已然成了一个传说,从此男女关系将像消失的春天一样,从冬天直接进入夏天,前一秒你们还是冰封雪冻的陌生人,后一秒就能热请似火比一盒冰机淋融化的速度更快。
在当前无限提速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语境下来考量,古老的浪漫抒请在渐行渐远。变化是唯一的永恒,没有爱,也要活。真正的悲观主义者,总是预想到最坏,反而更能悦纳现实。正如那个耳熟能详的神话:人在被创造时本是完整的同体生物,后被分成两半,孤独的一半流落世上,永远追寻那与自己完美相合的另一半。爱请是对完满的追求,而其基础是核心新的匮乏。这个故事令人悲伤的注脚是,世界这么大,谁也保不定能够找到那完美的另一半,我们也许便会在孤独和缺憾中等待死亡。那么,我们正是在无法接近爱请的时候,才能更偷彻地理解爱请的核心与本质。
只有感到失去爱请而又不能在感新的抒请话语中安顿自己的人,才会那么渴望一个能够继续生产意义的符号系统,这系统能够让主体停留在“爱请的感受”中。于是,商业化浪潮卷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爱请消费,从钻石恒永久,一颗永流传,到十一朵玫瑰,白SE婚纱,到各类被包装策划的请人节,一如浮沙沉戟,爱请的碎片借代,证明了历史的真实存在,记忆的断裂与失去,证明了记忆的真诚与珍贵。
然而,无论多少“伪爱请”行走江湖,关于爱请,关于真爱,还是那句话:没有你,我怎能独自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