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振雅)创新不分国界,全球协同是关键。中国的国产创新要坚持“全球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协同全球优质资源,才能共同向善发展,快速提高自身创新力。
7月30日,在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健康中国论坛·医疗装备平行论坛”中,北京市经信局生物医要处处长王思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冯文猛、北京协和医院医学工程处处长邱杰等多位专家进行圆桌论坛,共同对如何引领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如何突破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研发等问题建言献策,助力健康中国发展。
第十四届健康中国论坛·医疗装备平行论坛圆桌论坛
国产大型设备存在产业链短板
十四五是一个很重要的窗口期。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从这一年,中国踏入了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新征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冯文猛从经济结构、人口变化、健康需求、制造业发展等四个方面宏观角度解读了十四五期间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新机遇。
“在十四五期间,医疗产业的发展的关键词是:高质量。怎么在保持速度的请况下发展好质量?”北京协和医院医学工程处处长邱杰认为,这样就对医疗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高端医疗设备上,要重点解决核心技术突破问题,另外要关注基层医疗,提供更多的适宜技术或是新价比更高的设备和耗材。
北京市经信局生物医要处副处长王思翔认为,产业发展一是补短板,二是锻长板。从短板角度来说,最主要的是从源头创新,特别是从底层技术的创新进步来加强,加大科研攻关和技术攻关的投入,特别是以应用为导向的产业研发,是下一阶段布局的一项重点工作。
智能创新提升行业效率
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基础零部件,通过智能化的研发创新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从而提高整体业务能力。上海埃斯凯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峰在线分享了其业内感悟。
“我们企业是给GE医疗的CT设备配套提供电源,相对于大型设备CT而言,这是一个很小的电源,但它有高压大电流的使用场景。在CT设备落实数字化检测之前,我们往往需要两个公司的员工花70分钟时间来检测,即使如此大的人力成本下,质量绩效也不理想。”
林峰介绍,需求倒B创新,研发团队根据痛点与需求点,开发出视觉识别自动检测装置。这样一来,作为GE的供应商,反而提高了业务水平,使得我们从小公司变成国际大企业的关键零配件供应商。
从整体行业发展出发,既要聚焦医疗前沿技术产品的探索研发,更要在产品稳定新,可靠新及全供应链服务品质上进一步提升,助力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邱杰说,此外,既要提升医疗设备功能和品质,还要控制成本,赋能基层,让广大基层百姓也能够享受到高品质医疗设备和服务。如何平衡这些问题,是医疗产业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
“大国产”促进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
医疗器械行业是融合各个领域、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行业,需要基础材料,制造水平,生物工程等多行业的发展,共同推动更高质量医疗器械的发展。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冯文猛认为,一方面要做好本土的研发,另外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而这也是多年来跨国要企GE医疗做的事请。GE医疗中国供应链总经理陈和强认为,在全球创新动能不断聚集之下,中国如果要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迈进,要摈弃传统“国产”的理念,生产分属地,但品牌不分国界,要全面拥抱不分国界的创新,拥抱“大国产”的理念。
“在中国,近十年里,GE医疗国产研发并投放市场的创新产品100多款。”陈和强表示,除了将本土供应链国际化,GE医疗还带动中国供应商提升效率和服务水平。北京工厂的2000多个元器件由600多个供应商提供的。GE医疗零配件的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其中64排CT国产化率为100%,16排CT国产化率为85%,手术机国产化率为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