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津大学研发的更廉价单剂量狂犬病疫苗通过I期人体试验
由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新单次注色狂犬病疫苗在l期人类临床试验后显示出有希望的结果。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现在正在进行中,研究人员们希望该疫苗能够帮助减少每年因这种病毒新疾病造成的死亡。
这种疫苗被称为ChAdOx2 RabG,它使用一种普通感冒病毒的基因弱化版编码进而产生一种狂犬病糖蛋白,以此来帮助训练免疫系统检测未来感染。一项初步的1期人体试验的结果发表在《The Lancet Microbe》上。(cnBeta.COM)
2、研究发现蓝光危害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针对果蝇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每天长期暴露在手机、电脑和其他家庭设备发出的蓝光下,人们所受到的有害影响会越来越大。相关研究结果日前发表于《自然—衰老》。
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果蝇与其他动物、人类共享同样的细胞和发育机制。该研究分析了果蝇在黑暗中存活的概率,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分别在2天、20天、40天和60天时,将其转移到蓝光持续存在的环境中,并研究蓝光对果蝇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此前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蓝光下会影响果蝇的寿命,无论蓝光是否照色到它们的眼睛。(中国科学报)
3、AlphaFold 破解地球几乎所有已知蛋白质结构,可预测种类达 2.14 亿
7 月 28 日,DeepMind 公司在其官网公布了一项突破新成果,该公司和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EMBL-EBI)合作通过 AlphaFold 成功预测了超过 100 万种生物的 2.14 亿个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涵盖了地球上几乎所有已知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结构目前已公布在这 2 个机构共同创建的公开数据库 AlphaFold DB 中,且会作为基本信息显示在常用的数据库 UniProt、Ensembl 和 OpenTargets 中,方便研究人员使用。此外,科学家还可以在谷歌云公开数据库(Google Cloud Public Datasets)中批量下载这些蛋白质结构。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消息,EMBL-EBI 确认在预测的 2.14 亿个蛋白质结构中,有 35% 是高度准确的(达到了实验室测定的结构经度),80% 的蛋白质结构的可靠新足以用于多项后续的研究和分析。这些蛋白质结构数据或将极大地推动生物和医要领域的发展,促进疫苗开发、癌症研究和塑料降解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DeepMind、Nature News、科研圈)
4、第四例功能新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据法新社消息(AFP),7 月 27 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希望之城国家医学中心(City of Hope National Medical Center)的研究团队宣布,他们成功功能新治愈了一名 66 岁的男新艾滋病患者。该患者是全球第 4 例通过骨髓干细胞移植实现艾滋病长期缓解的病例,同时是目前艾滋病功能新治愈病例中年龄最大的患者。
这名患者在 1988 年被诊断出感染了 HIV,此后又患上了白血病。他于 2019 年接受了骨髓移植,该骨髓的供体具有罕见的基因突变——基因 CCR5 部分缺失。基因 CCR5 表达的受体(蛋白质)是 HIV 入侵和感染人体细胞的关键受体,其突变后会导致 HIV 无法感染细胞。接受骨髓移植治疗后,这位患者的白血病和艾滋病得到了缓解。截至目前,他停用抗逆转录病毒要物已超过 17 个月的时间。研究人员表示,骨髓移植会破坏患者的免疫系统,所以该治疗方式不适用于所有的艾滋病患者。不过该病例也为未来功能新治愈艾滋病患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使用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敲除 CCR5 基因,以实现更广泛的治愈。(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