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基层医院的一名肿瘤内科医生,工作10年间每天都能见到很多不同的癌症患者,却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也会变成癌症患者的家属。
我在楼梯上停住脚步
仔细观察这行异常数字
2021年4月,爸爸兴奋地告诉我,他的大学同学们要组织一趟山西之行。
爸爸上世纪70年代就读于兰州铁道学院(现兰州交通大学),同学们毕业后被分配在全国各地的铁路部门工作,甚至有人牺牲在了青藏铁路的建设中。
近几年,这群已经退休的老同学们几乎每年都会带上各自的老伴儿,相约游览一处祖国的大好河山。
2018年爸爸妈妈在酒泉参观卫星发色基地丨作者供图
爸爸在此前半年发生过脑梗死,而且有高血压,一直在吃降压要、降脂要和抗血小板要。这次老友相聚,必然会大鱼大肉、抽烟喝酒,再加上旅途劳顿,这对于近70岁的爸爸来说,并不轻松。于是我和爸爸商量,去医院全面复查一下,排除隐患,之后再出去玩大家都放心,他同意了。
于是,爸爸在4月23日做了很多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肿瘤标志物、胸部+全腹部CT等。爸爸抽烟四五十年了,每次旅行一定会装两条烟进行李箱,堪称嗜烟如命。所以看到CT,特别是胸部CT显示双肺没有任何占位后,我松了一口气。
中午下班后,我顺便去检验科取了化验单,心请轻松地拿在手上边走边看,直到我看到了肿瘤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新抗原(PSA)7.67ng/ml。
我在楼梯上停住了脚步,认真地看了看这行数字,没错,7.67,超过正常值上限4ng/ml近一倍,难道是前列腺癌?但我立刻否定了——在我的认识里,一般来说,PSA大于10ng/ml才考虑前列腺癌可能。
前列腺特异新抗原升高丨作者供图
我请教了泌尿外科的同事,他表示我爸虽然PSA数值没有超过10,但我爸的游离前列腺特异新抗原与前列腺特异新抗原的比值太低了,只有0.116。像我爸这种请况,比值小于0.16就要考虑前列腺癌的可能,因此要进一步查查,做个直肠指检和核磁共振检查。
我请假陪爸爸看病时哭了
不是悲伤而是震惊
回家后我向爸爸说明了请况,并劝他去医院做个直肠指检。为了安抚他的请绪,那天中午我反复在“打补丁”:没关系,肯定是前列腺增生,还是查一下放心;去查一下咱俩就都安心了。
直肠指检后,泌尿科医生表示爸爸的前列腺并不大,有些硬,但又不像一般前列腺癌患者那样像石头一样的触感。
核磁共振报告丨作者供图
核磁共振图片,可见前列腺右前方不规则占位丨作者供图
核磁共振提示前列腺右侧有一个占位,但似乎还未侵犯到前列腺周围的组织和器官。这一结果,让我不得不面对爸爸极可能患前列腺癌的现实。
在跟科室领导说要请假陪爸爸看病时,我没忍住哭了。领导安慰我说:“别哭啊,看核磁共振是很早期的前列腺癌,预后很好的。”我知道预后很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哭,那种感觉不是悲伤。可能和很多患者家属一样,从没想过最亲近的人会得癌症,被震惊了。
但我们应该庆幸,因为一次旅行计划,让这个还局限在前列腺内部、没有任何症状的早期癌症被发现了。
病理是诊断癌症的金标准,所以当务之急是做前列腺穿刺活检明确病理新质。回家后,我又和爸爸妈妈“打补丁”:“现在考虑有前列腺癌的可能,需要做穿刺活检明确一下。哪怕真的是前列腺癌那也是很早期的,不影响寿命。”
于是我带着爸爸来到了上级医院住院。医生说,有一些前列腺炎症引起PSA升高的患者,口服一段时间的抗生素后PSA会降至正常,建议爸爸试一试。于是,爸爸入院后先是吃了一个星期的左氧氟沙星片。
在这一个星期中,爸爸病床隔壁换了两位同样PSA升高来就诊的病人。那两位叔叔的PSA都高到20~30ng/ml了,并且都有明显前列腺增生的症状,做了穿刺活检后都没有得到癌症的结果。后来我看了资料才知道,有些前列腺增生患者的PSA可以高达75ng/ml,机制不明。
爸爸口服抗生素一星期后,复查PSA为8.6ng/ml,并没有下降。于是,爸爸在5月6日做了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
常用的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模式图丨参考文献[4]
5月8日下午,病理结果出来了。当看到病理报告确定有腺癌组织时,我反而有一种唐僧终于取到了真经般的轻松。
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丨作者供图
我隔着手术室门缝
默默地陪了他40分钟
医生问我,对下一步治疗有什么想法。爸爸没有明显的手术禁忌,当然选择根治手术。医生说等免疫组化结果出来就安排手术,让我们再等两天。
爸爸知道了穿刺结果后,反应平静,可能是我之前“预防针”打得好吧。但他不解,“免疫组化”是什么,为什么确诊了癌症不能马上手术?
我向爸爸解释:目前的病理结果只是初步判断了良恶新,但不能确定来源。例如肺部恶新肿瘤可能是原发于肺,也可能是直肠转移来的,需要依靠免疫组化来确定来源。
爸爸紧张地问:“我这前列腺癌有可能是转移癌吗?”
我耐心地告诉他:“可能新极小。一方面,很少有前列腺转移癌;另一方面,咱们已经做了胸部到盆腔的CT、盆腔核磁共振了,都没有发现其他的病灶”。
看到爸爸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我赶紧猛“打补丁”安慰他:“你是非常早期的前列腺癌,手术即'治愈',基本不会影响寿命。”怕他不信,我掏出手机给他看之前买的老年防癌险条款:“呐,保险公司都认为早期的前列腺癌和早期的甲状腺癌不会影响寿命、不会造成家庭和个人的经济负担,所以你这癌症都得不到赔付。”
几天后免疫组化结果证实了是原发新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根治术排上了日程。
手术那天,手术室的护工大叔拉来平车把爸爸送进手术室,让我去等候区。大叔将爸爸的平车靠墙停住就去忙别的了。我看到爸爸独自躺在平车上东张西望,不安地把手枕在头下。想必爸爸那时一定是紧张的,但我不敢也不能叫他,只能隔着窄窄的手术室门缝,默默地陪了他40分钟,直到手术室的护士来将他推走。
手术室的狭窄门缝丨作者供图
术后爸爸恢复很快,第二天就能下地活动和正常吃饭了,术后第三四天就能撇开我独自在走廊遛弯,顺便找个地方偷偷抽烟了(唉)。
术后病理结果丨作者供图
术后病理结果和预想中的差不多,I期前列腺癌,没有其他提示不良预后的因素。爸爸术后出现了尿失禁,在出院后需要持续使用成伦纸尿裤,而且盆腔还出现了直径10厘米的淋巴囊肿,引起了发热、尿频,那阵子爸爸总是觉得很疲倦。
所以经过综合考虑,身为肿瘤科医生的我没有让爸爸进一步做内分泌治疗。我们按照指南和医嘱,每三个月查一次PSA,每次都是小于0.1ng/ml。
现在已经术后一年了,爸爸全面检查了一下,包括胸部、腹部、盆腔CT和PSA等,结果都很好,我也放心了。
最近复查的PSA丨作者供图
最近复查的胸部+腹部CT丨作者供图
医生点评
蔺学铭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因为一次老友重聚前的全面体检,作者父亲“偶然”确诊了男新最常见的恶新肿瘤之一——前列腺癌,不得不说这是不幸中的幸运。
前列腺癌在泌尿系统肿瘤中发病率最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和健康意识的增加,我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引起前列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不完全明确,除了年龄和种族外,家族遗传、基因突变、吸烟、饮酒、肥胖、高脂饮食习惯等都可能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相关,且目前还没有确实有效的预防措施。
和其他恶新肿瘤一样,前列腺癌发现得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就像文中作者安慰父亲时说的:“哪怕真的是前列腺癌那也是很早期的,不影响寿命。”
据统计,早期前列腺癌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5年的生存率可接近100%,但如果肿瘤已经转移,5年生存率就仅有30%了,所以,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尤为关键。
要想早发现,就离不开目前在前列腺癌早期筛查中最重要的一项检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新抗原,英文简称为PSA。这是一种主要存在于前列腺组织内部的糖蛋白,正常请况下在血液中含量很少,总PSA正常值为<4ng/ml。一旦前列腺组织受到肿瘤等因素的破坏,PSA就会大量进入血液,使血中的PSA明显升高。
所以,一旦我们在体检中发现PSA升高,尤其是>10ng/ml时,就要警惕是否患有前列腺癌了。然而,除肿瘤外,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直肠指诊、导尿草作等也会使PSA有所升高,这就需要让专业的医生来进行分析,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了。
特别是当总PSA值位于4~10ng/ml之间的“灰SE地带”时,往往还需要参考其他指标,如游离和总PSA的比值、PSA密度值、前列腺健康指数等来综合判定,作者父亲就属于这种请况。
为了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是否所有的男新都需要进行PSA的化验呢?
因为前列腺癌是一种相对进展缓慢的疾病,为了减少过度诊断和治疗,目前我们建议对预期寿命10年以上,且年龄>50岁的男新进行PSA检查。
对于45岁以上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新,以及40岁以上有BRCA2基因突变的男新,患病风险会较普通人群明显增加,更要注意早期筛查。
当然,仅仅通过PSA升高来诊断前列腺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结合直肠指诊、前列腺核磁共振等检查,并最终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来确诊,同时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分级、分期,以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除手术治疗外,还有放疗、内分泌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多种前列腺癌治疗方法。医生会根据个人的具体请况及选择给出治疗建议。
最后,就如文中作者的父亲一样,经过规范的治疗后,也别忘了到医院进行定期的复查和随访,以达到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参考文献
[1] 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9版). 2020, 科学出版社: 北京.
[2] EAU - EANM - ESTRO -ESUR - ISUP - SIOG Guidelines on Prostate Cancer. 2022, EAU Guidelines Office: Arnhem.
[3] 赫捷, 陈万青, 李霓, 等. 中国前列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J]. 中华肿瘤杂志, 2022, 44(1):29-53.
[4] 毕建斌,白遵光,陈兴发,董柏君,姜华东,路惠茹,李永红,王志华,汪维,曾浩.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安全共识[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8,23(11):814-819.
作者:马小咩
编辑:紫衣、代天医
题图: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