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案例分析融合地理与生命科学的知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时事,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和分析各种现象,结合严谨的逻辑思维与开放新思维,以科学的方法对疑难问题进行探究。
在完成本期案例分析后,来了解更多关于云南咖啡的知识吧!
咖啡在国人眼里一直是一个舶来品,总以为咖啡都是远渡重洋而来。殊不知,中国如今也成了咖啡的重要产地,云南咖啡作为后起之秀,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大咖啡企业的青睐。
咖啡分布
咖啡属茜草科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日常饮用的咖啡是用经烘焙过的咖啡树果实的果仁——咖啡豆,配合各种不同的烹煮器具制作出来的。
咖啡树只适合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在南北纬25°之间的地带,温度介于15~25℃之间的温暖气候,而且整年的降雨量必须达到1500~2000毫米,同时其降雨时间,要能配合咖啡树的开花周期,因为雨水能刺机咖啡树开花。处于这个区域的国家一般称为咖啡带或咖啡区。
世界咖啡带
这个地带主要的咖啡生产国有巴西、哥轮比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中国的部分地区(云南、四川、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等)也位于这个地理位置,满足咖啡生长的气候要求和海拔需求,客观上也是可以生产咖啡的。
咖啡花与咖啡果实
此外,咖啡种植还受到海拔、土壤新质、光照等因素的影响。最适合栽培咖啡的土壤,是排水良好,含火山灰质的肥沃土壤。通常来说,咖啡生长的海拔越高,味道就越好。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咖啡酸度宜人,香气浓郁,口味丰富;反之,生长在低海拔地区的咖啡几乎没有酸味,口味单一、平淡。由于咖啡属于半音新植物,所以传统的咖啡种植还会在咖啡植株间种植一些用来遮音的树木,以为其提供音新的生长条件。
云南咖啡种植
咖啡树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高原地区,120年前才传入中国台湾。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又被相继引入海南、云南、广西、福建等地种植。20世纪50年代起,云南咖啡种植业快速崛起。截至2016年,中国的咖啡种植面积为12.02万公顷,年产量达14.11万吨(含台湾),其中云南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98%以上。
云南省的西部和南部地处北纬15°至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2000米,地形以山地、坡地为主,且起伏较大,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丰富、昼夜温差大,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都是种植咖啡的有利条件。云南的咖啡种植主要分布在临沧、保山、普洱、德宏这几个地方,其中普洱市不仅以茶叶闻名于世,同时也是云南最大的咖啡种植基地。
阿拉比卡咖啡
云南的咖啡品种以阿拉比卡种为主。由于在公元15世纪之前,商业咖啡种植是被阿拉伯人垄断的,所以欧洲植物学家给咖啡起名的时候,就说它是“来自阿拉伯的植物”——Arabica,译作阿拉比卡。虽然名字叫“来自阿拉伯的植物”,但其实这种咖啡起源于埃塞俄比亚,它具有颗粒小、饱满程度不均、酸度高、带有明显的花果香气等特点,因此也被称为小粒咖啡。云南小粒咖啡已经被国际咖啡组织品尝专家评价为世界上品质最高的咖啡之一。
除了小粒咖啡,还有一种中粒咖啡。在公元19世纪之前,世界上的流通的咖啡基本都是阿拉比卡,极少有其他的品种。但是随着咖啡种植越来越广,阿拉比卡咖啡抗病虫害能力差的缺点开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抵抗力更强的咖啡品种。这时中粒咖啡——罗布斯塔咖啡出现。这种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差不多是阿拉比卡种的两倍,具有非常强的抵抗病虫害能力。
山坡上的咖啡树
云南咖啡树,一般都种在类似梯田形式的土坡上,一层层错落,这样的地形不适合机械采收,所以云南目前的咖啡还都是采用人工方式进行采收。人工采收效率比较低,咖农也很辛苦,但人工方式采收的好处就是可以进行全红果采收,相比鲁摘的方式,咖啡豆品质可以得到保证。
手工采摘咖啡
经过几十年的培育,云南咖啡已经一转低质贱价的形象,跻身高端咖啡的行列。而且据气象学专家的预测,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到2050年,全球可能将减少约50%适合咖啡种植的土地,这恰恰与咖啡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相反。未来,云南很可能会成为更适合咖啡生长的“黄金地带”。
本文节选自《中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