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谱·太极气力解》中说: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于筋脉,象也。气血功于内壮,血气功于外壮。要之,明于“气血”二字之功能,自知力气之由来矣!知气力之所以然,自能用力行气之分别。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侔也。
从此论中,我们可以知道:内壮者,行气于筋脉者为“劲”;外壮者,用力于皮骨者为“力”。外形架的“筋劲骨力”源出于此论之总结。
《六合十要序·十曰内劲》中说:“夫内劲寓于无形之中,接于有形之表,手到劲发,天地交合而不费其力。”此乃“内劲”名词之出处。而言内劲处中而无形,可接有形之表。手到,筋劲骨力的功能。内劲,外形交合而不费筋劲骨力。只要外形到位,内劲由心一颤而出,便能产生击发之效果。内劲由心所统领。
拳术中“内劲”之实质、产生、运行的论述在“太极拳全书”陈谱中说:“发于丹田,以意行气,轻轻运动,运于骨缝之内,再由骨缝内运于肌肤,贯注于四指稍,复归于丹田。缠绕往来,轻灵圆转,逐渐产生一种绵软而又沉重,外如棉花,内如钢条的一种内劲。功夫越高,内劲的质量越高。”武禹襄形容这种劲为“似松非松,似展非展”,“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动如百炼钢,无坚不摧。”
“内劲”是潜移默化地在体内旋转的,它像水银似的流动极为快速;在外形上看,它是轻灵而不飘浮,沉着而不呆滞,富有缠绵曲折的意趣。它是极为沉重而又极为虚灵的一种浑厚灵活的劲。内劲之功用:“但引而不击,有顺势牵之使进,其不敢不进;但引至之地,以抖他人之劲,放之使去,不得不去;抖足则其劲自散,全身无力,衣进不得势,衣退又不敢,此引进之妙境也。”这种“抖劲”之用,即来源于充沛的“内劲”。
由上述各家所论,“内劲、筋筋、骨力”的概念基本已经清楚了。以内气强化筋劲、骨力的拳法,是为刚势的外家拳法,是尚力派拳法之运用;以内气柔化筋劲、骨力而达柔弱无骨之外形,以“内劲”为主的拳法,是为柔势的内家拳法,是尚巧派拳法之运用。这个观点也论明白了。可观拙著《再论内外家》一文。
故此,可以知道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对“劲和力”概念之认知,有本质的区别。基本上这样认识:劲,是通过正确的方法修炼,才能训练出来的功夫,才能掌握和运用于技击中,包括“内劲、筋劲”皆为“劲”的概念;力,是人体本身所具有的本能。
谚云:“内劲为功夫,力气是本能”。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本能的筋劲、骨力,又突出骨力而用于较技中,此种称为“力”。故可知:“气力”是内在的“内劲”功夫,即“内壮”的功夫。一内壮,一外壮,功夫艺境自然有区别了。“内、外家拳法”之所以分别了。
“内劲”就像多股按捻度拧成的绳索;“外力”就像独股的一根棍;劲,可大可小,随时随意可变化;质量不变;力,大则不可小,小则不可大,不能随时随意变化,质量不保。重要的是:“劲”有用形之能力,力受形的运用。
劲和力在拳术较技过程中,所显示的功能特征也存在本质的区别。试论如下,拳势攻防之变化中:劲迅速而力迟缓;劲圆活而力僵直;劲畅通而力涩滞;劲沉稳而力飘浮;劲凝聚而力涣散;劲灵巧而力呆拙;劲刚健而力蛮横;劲善变无形而力不善变,变即带形;劲可以在体内腾挪而力不能腾挪。等等区别。
由于“劲和力”有如上种种区别。前贤曾谚云:“力不打术,术不打巧,巧不打功”。此力者,乃内气强化筋劲、骨力的尚力拳法之“力”也;此“术”者,攻防招法变化技术、技巧也;此“功”者,“内劲”之功夫,外形柔弱无骨之功夫,此内外合一的“意气君来骨肉臣”之功夫。此乃“拳以德彰,非以力显”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