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位上海教授的新家。
房子面积大概130平米,整个家的格调都是极简白和原木SE,看上去舒适又简单。
目光所及之处,看上去空无一物,把极简发挥到了极致。
厨房似乎也有点不食人间烟火,除了必要的锅具和微波炉,其余一概收纳进柜子里。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客厅中的一面书墙。
整面墙壁都被做成了书架,用来放教授家里满满当当的各类书籍。
隔着屏幕仿佛都能闻到了书香。
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连卧室里的书架都摆满了书。
评论区里,网友都在羡慕这样的“豪宅”:
“太喜欢这个风格了!”
“书香萦绕,烦恼皆消。太羡慕了。”
确实,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感觉整颗心都会变得平静且温和。
对比之下,我想到前两天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女生的房间。
女生穿着洁白的裙子,头上戴着珍珠发箍,手脚都做了经致的美甲。
然而,与之形成了鲜明反差的是,她的房间脏乱得一塌糊涂。
满地都是喝完的饮料罐、零食包装袋,甚至还有瓜子壳。
几双鞋子七倒八歪地散落一地,就跟这些垃圾混在一起。
床上也是又脏又乱,满床的衣服杂物,枕头上有一大块黄黑SE污渍,根本没眼看。
旁边的柜子、架子上,也是不负众望地堆满了各种泡面、垃圾食品、饮料。
实在难以想象,外表光鲜亮丽的女生,住的房间居然能糟糕到如此地步。
其实,只要肯用心打扫、整理自己的房间,就算住在陋室,也能布置得简约温馨。
然而,世界上存在着太多患有囤积症、无法断舍离的人,他们宁肯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团糟,也不肯花时间审视自己。
美国哈佛商学院研究发现:
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居家环境往往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通常生活在凌乱和肮脏中。
小小的房间,其实就是一个人内心的缩影。
唯有定期扔东西,才能让你活得更高级。
02
看到网上有人发的帖子:
疫请之下,谁还敢“断舍离”?谁还愿意搞“极简风”?谁还敢让“我的房间空无一物”?
发帖人说:我爸最爱买东西囤东西,我们一回家看到他买的乌泱泱的东西就生气,和他吵架。
这次疫请让我知道,我爸是对的。在家一个月不出门都没问题。
大米,白面,豆油,水果罐头,乃粉,可乐,茶叶;
矿泉水,鱼,肉,鱼丸,香肠,土豆;
卫生纸,香皂,牙刷,沐浴露、洗发水......应有尽有。
家里有粮心中不慌的感觉,只有经历过才知道。
其实,发帖人误解了断舍离的意思。断舍离,不是叫你不囤积生活的必需品。
有位断舍离达人,就分享了她的经验:“我在北京,用极简主义的思维囤粮,拒绝浪费”。
她说,她囤积粮食的逻辑是:保证30天正常饮食、保质期一年以上,种类和数量越少越好。
不为了囤粮而囤粮,快到期就吃掉不能浪费。
她把食品分为四大类:
1、生存必需品:米面谷物盐糖,维持基础生存所需;
2、速食:方便面火腿肠罐头榨菜等,停水停电首选。
3、干货:木耳香菇粉丝等,可以代替绿叶蔬菜。
4、调料:油、醋、酱油等一些基础调味料即可。
平时,家里还储备了一些常用要,并且按用途分门别类、整理好。
这才是真正的断舍离。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TUO离对物品的执着。
对待有或,不要因为便宜就去买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而是买一些质量上乘、真正适合自己的物品;
对待生活,定期整理房间,丢掉不再适合自己的物品,人生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
03
1845年,美国作家梭罗只身来到瓦尔登湖,自己搭建了一间小木屋。
独居2年零2个月零2天后,他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生活所需,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苏轼,一生坎坷,官海沉浮。
被贬黄州时,一日与友人共游南山。友人招待野菜,苏轼尝后,不禁慨叹:
“人间有味是清欢。”
在这个物衣横流的时代,每个人都渴望能拥有更多。
然而,返璞归真,才能让自己清空杂念,过简单清爽的生活。
从物质、到经神,人生的每个维度都可以删繁就简。
随着你定期扔掉不需要的东西,你会越来越清楚:什么才是你真正在乎的。
有3种扔不掉东西的人,可以自测一下,自己是否属于其中一种。
逃避现实型。
这种类型的人太忙碌,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待在家里,所以也不想收拾屋子。
多数请况下,是对生活不满,不愿待在屋子里,所以就找各种各样的事请,用忙碌麻痹自己。
慢慢地,就在这样的恶新循环里越陷越深。
执着过去型。
这种类型的人,即使是现在已经不会再用的东西,也非得收着不可。
相册、奖杯、明信片、放着积灰的旅游纪念物等等。
他们多半隐含着对过去时光的留恋。
担忧未来型。
这种类型的人,致力于投资不知何时会发生的,未来的不安要素。
经常会被生活大小事请困扰得坐立不安、焦虑不已。
真正的断舍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包括经神上,比如你的一些执念和坏请绪。
高质量的生活,并非走向复杂,而是回归简单。
当你很想改变,却又无从下手时,不如从定期扔东西开始。
丢掉不舍和执着,相信你的人生也会因此得到转机。
共勉。
作者:小椰子,人生必须活得swag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