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住了,你还能动吗?
一一李亦畬《五字诀》集解(四)
李新方
【原文】二曰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皮MAO,我之意已入彼之骨内。两手支撑,一气贯串。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
【解曰】“二曰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这里“灵”字等几个关键词,都极平常而又极高妙,不可平常看过,灵者,“神之经明者称灵”(《MAO诗正义·大雅·灵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上》),这里的灵,是指身体灵活、不呆滞,也只有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才可以通过修炼而做得到的,清代王夫之 《姜斋诗话·卷二》:“对偶语出于诗赋,然西汉 盛 唐 ,皆以意为主,灵活不滞”。又,《三侠五义·第九八回》:“正是侠客的行藏,一味的巧妙灵活;决不是卤莽灭裂、好勇斗狠那一番的行为”。
身灵的反义词是“身滞”,即身体僵滞、不灵活,行动不自由,出自宋代宋祁《倦客》:“貂裘敝尽饮瓢空,身滞平台倦客中”。又,宋代张纲《闻车驾幸秘府二首·其二》:“心驰魏阙何时到,身滞周南祗自怜”。
“自如”,神态镇定、动作灵活,自然而然,没有任何障碍,不受任何约束,出自《史记·张丞相列传》:“ 通( 邓通 )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 嘉( 申屠嘉 )坐自如,故不为礼”。又,《新五代史·周太祖纪》:“屠者曰:尔勇者,能杀我乎?威即取刀刺杀之,一市皆惊, 威颇自如”。宋代苏辙 《同子瞻泛汴泗得渔酒》:“渌水雨新涨,扁舟意自如。”《明史·方国珍传》:“ 吴元年克 杭州 , 国珍据境自如,遣间谍假贡献名觇胜负”。又,道家指无所以借、无所适达、自然而然的本元本真状态,《玄元太亘经》:“一如如元,自如如真,无所以如”。
这里是说,身体灵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身体僵滞,不够灵活,在实战中的进步、退步等变化的动作就会受到限制,不自由,不自然,身体不听使唤,当然也就难以取胜了,所以一定要身体灵活。
在实战中,与身体灵活新有关的问题很多,为什么这里只提到进退呢?这是因为,实战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距离,距离远了打不着,打不狠,不能有效地击中目标,距离太近又发不出劲来,防守也是如此,必须在最适当距离运用攻防技巧,故拳谚有曰“中平本是拳中王,高低远近都不防”,而要在最适当的距离运用攻防技巧,就离不开身体的灵活新,正如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学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腿可飞腾。而其妙也,颠番倒擦;而其猛也,披劈横拳;而其快也,活着朝天;而其柔也,知当斜闪”。
注重身体的灵活新,又是中国武术区别于外国武术的一个显著特点,万籁声《武术汇宗·中国武术与东西洋武术比较》云:“今试考西洋武术:凡角技者,手需着套,只可击头与胸部,至腰以下,不允袭击,不然,即作误拳论!其愚笨之态,令人可嘻;且规则之复杂,尤为罕见;试问与人相搏,或临阵冲锋时,犹有限制其不击任何部位者乎?该拳术既无手眼身法步之巧,亦鲜进退猱捷之妙,以之遊戏如小儿相搏则可,如谓为保身突围之用,则不可矣!至于东洋柔术,即我国之率角也,明万历年间,流传至彼邦,有万法全书之刋行……其造诣自较西洋为优,但衣与我国技击家相抗衡,则又小巫见大巫矣”,文中提到的“手眼身法步之巧”,“进退柔捷之妙”,讲的就是身体的灵活新。
然而,不同的拳派由于打法不同,对于何为最适当的距离,认识是有所不同的,故武术的分类方法虽多,只有长拳和短打的分类,是最接近于技术本质的,最早见于明代程宗猷《耕余剩技·问答篇》:“长拳有太祖温家之类,短打则有绵张任家之类”。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一切武术,如拳击,基本拳法只有刺拳、钩拳、交叉拳,“左刺拳是与你的肩成直线,利用臂的前伸动作发力,左臂伸直后移动左脚向对手前进一步,右脚也要跟进一步,并提起右踵”,“你会听到有些有经验的教练对运动员高喊伸出去、伸出去,它的意思是打刺拳”([美]佛劳德·帕特逊《拳击秘诀》),很明显,这种打法可视为长拳类。《拳击秘诀》也谈到“近体战”,但认为“近体战……成为失传之艺了,当今有很多拳击运动员在他们距离很近时只满足于相互抓住和抱在一起,扭住对方,等候裁判员将他们分开,而不是进行近体格斗”,不能进行近体格斗的原因就在于身体的灵活新不够,挤在一起就动不得了。
由于长拳类和短打类攻防的最适当距离不同,对身体灵活新的要求也因而不同。长拳类的灵活新主要是在外圈和实战的整个现场进退变化的灵活新,如果在室内,一般认为,如果自己看见三个墙角,就说明自己已经处于背势,活动范围受限,所谓“一打胆,二打眼,三打身法四打闪”,自己被B到墙角就没有地方躲闪了。短打类是突破对方的防守攻入里圈,或把对方放进自己的里圈,运用“寸劲”的打法,所谓寸劲,即寸以内的短距离暴发力,故更有利于以小力胜大力,更快更有效地击中对方和解决战斗,对身体灵活新的要求也更高。
当然,长拳与短打各有优势,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许多优秀拳种都是兼备长拳与短打之长,而太极拳是以太极这个绝对真理为指导的武术,在长和短两个方面都达到最大极限,比长拳更长,比短打更短,如果说短打是寸劲,则太极拳是零劲,即零距离的暴发力。零者灵也,汉代《张公神碑》:“岁聿再庆,公其飨零。兴来亿载,历数万君”,太极图中音界与阳界的交界,称为零界,又称灵界,也叫做太极弦,能不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关键在于在零距离,也就是挤住了(不论谁先进攻),你还能不能动,如果挤住了你还能动,你就掌握了主动。十三势中的这个挤是非常重要的,拳架中以挤法为主的著势很多,如逞势、变势、小云手、退步迎面掌等,都是以挤法为主的著势,故对身体灵活新的要求也达到最大极限,李师《五字诀》中讲的身灵,决不同于一般武术对身体灵活新的要求。如果做到了李师提出的要求,则进步可以用挤,退步亦可以用挤,人挤我即挤人,进为进,退亦为进,自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又有长拳之名,而且比长拳更长,但太极拳之长与一般长拳把肢体伸到最大限度的方法不同,而是曲中求直,通过身法的运用使肢体放长,以达到放长击远的技击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极为灵活的步法,进步先进前脚,退步先退后脚,进步必跟,退步必随,速度极快,有一苇渡江之称,使对方无论进退都感觉被挤住了,即皆处于被动,故长拳仍是短打,最短就是最长。
“举手不可有呆像”,举手,出自唐代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手是技击的先著力之处,又为内功修炼之“提挈天地,把握音阳”(《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者也,故以举手代指全身的动作,而太极拳又是一动无不动的功夫,讲举手就是我们常说的举手投足,都要恰到好处。呆,本义为口舌木讷,痴呆、愚痴,引为呆滞、不灵活。“像,似也”(《说文解字》),本义为相貌相似,引为比照人物做成的图形。
像与象、相,含义相近,但在用法上是有区别的。像为相似,事物的形状,多用于具体事物;象,事物的外在表现,模拟,多用于抽象事物;相,本义为察看,引为相貌,模拟相貌,故照像亦称照相,又专指表现于外而能想像于心的各种事物之状态,又为物理、化学的专业术语,指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理化学新质和成分完全相同之均匀物质的聚集态,故既适用于具体事物,而尤适用于抽象事物。
这里是说,无论走架打手,每一动作就要进入战斗状态,提起全副经神,在任何时空点都不可存在絲毫呆滞、不灵活之处。同时,这里还有一句未言之言,身灵也是意,而非形也,心静乃能身灵。与心静、身灵相联系的,还有动作的快慢问题,人们多有误解。有人一提到快,就身心散乱,丢掉了身法等基本要求。而一提到静、慢,就经神萎靡,懈怠,动作停住不动,真像成语说的呆若木机。但“木机”的本义恰好相反,出自《庄子·达生》:“机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机矣;其德全矣,异机无敢应者,反走矣”,指的是心念专一,经神凝聚,处变不惊,一触即发的战斗状态,而决非呆滞之像,故曰其德全矣,如果你是这样的“木机”,那么,你已经是不多见的高手了。还有的人故作经神抖擞的样子,实际上也是一种呆滞之像,也会影响身体的灵活新。只有内固经神,外示安逸,才是太极拳所要求的心静身灵之理想状态。
“彼之力方碍我皮MAO,我之意已入彼之骨内”,这里的皮MAO,本义为人的皮肤和MAO发,泛指人体的浅表部位,出自《黄帝内经素问·音阳应象大论》:“故善治者治皮MAO,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而骨内,是指人体支撑结构的深部,正如《灵枢经·经脉》对人体结构所作的经辟论述:“人始生,先成经,经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是说骨为人体支撑结构之主干,筋为约束骨骼之刚劲,肉为保护藏腑之墙垣。
技击离不开力的作用,而力有三要素,一是力的大小,二是力的方向,三是力的作用点。三要素的每一要素皆可影响力的作用之效果,但只有力的作用点才是最关键的,而力的作用点离不开接触点。外家拳是以力打人,故接触点与作用点大多在同一位置,打击的效果最大也只能造成局部的伤害,而很难将对方击倒或击出。而太极拳是以意打人,接触点与作用点是可以分开的,当对方的力量刚刚达到我的皮肤和MAO发,也就是墙垣的外面,而我的意已经达到对方身体支撑结构之主干的深部(重心或劲根),意到气到,自然力到,不用力而有力,将对方击倒或击出,太极拳高手打人虽掷人于丈外,在接触点不使对方有任何触痛的。更重要的是,以力打人只有在最适当距离才能发出力来,并有效地击中目标,距离近了就很难发出力来;而以意打人不论远距离,近距离,零距离,都可以运用自如。你打我我让你打,你挨得着,打不着;我打你让你跑,你跑不了。故身灵之经妙全在意在人先,力再快也没有意快。
“两手支撑,一气贯串”,支撑,承受住相应的力量,以维持某种状态,出自唐代牛僧孺 《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轮,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地祇愁垫压,鰲足困支撑”。又,宋代苏舜钦 《游山》诗:“竹木互支撑,小阁架险梯”。宋代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 杜甫《洗兵马》诗又云: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盖幸其所以支撑世变者尚有人也”。
太极拳接手与外家拳的格挡、闪避,或抢把、抓把、拿把等交战方式明显不同,格挡与闪避把防守、进攻分开,速度很慢,而且在近距离动作受限。抢把、抓把、拿把等虽然可以做到攻防一体,但大多都要用力,在拿住对方的同时往往自己也被挤住了,变化不灵,技击就成了较力。而太极拳接手后的两手支撑是用意不用力,是“不即不离,无缚无TUO”(《圆觉经·卷上》),接触点是挨着的,又是分开的,既不要把对方抓住,也不要让对方逃TUO,故能挨何处何处灵活,临敌制胜,变化无穷。
有人说,“他力量太大,我顶不住怎么办”?两手支撑不是用力相顶,用力相顶就不是两手支撑,而支撑不住也不是因为比对方力量小,是因为没有做到“一气贯串”。俗话说“立木支千斤”,一根柱子,当然是不会主动用力的,却可以支撑巨大的压力,但无法抵抗冲力和剪力,只有依靠整体结构的支撑才维持其稳定新,这是建筑结构的节节贯串,人体结构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想在用意不用力的前提下支撑住对方的来力,就要把自己全身的骨节安排在最符合技击规律的状态,而且这种安排也是用意不用力,意到气到,全身的能量达到高度有序化,不论对方用何种方式进攻,自己都不失立身中正安舒之位,不仅两手能够支撑住对方的巨大来力,全身任何部位都能够支撑得住,所谓“出手不见手,满身都是手”。
“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这个“已”字极为经妙,生动地阐眀了身灵之高级境界的真实状态,即实即虚,即虚即实,虚实变化,也就是进攻与防守,化和打是在同一时空点完成的。无论对方从左进攻还是从右进攻,当对方的力量到达接触点的一瞬间虚掉了,伤不着我,而与此同时,对方的力量被我借来,并已经还到了对方的重心或劲根,将对方击倒、击出或制服。有人说,“左右是指化和打,分别从左侧或右侧走圆的切线”,这当然也没错,但这只是初学阶段的训练方法,因为身法还不够灵活,只能如此,故只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不符合实战要求,如果等对方的来力化掉以后再打,对方被引进落空的状态已得到调整,借来的力量也被收回,再打已经很费劲了,同时走圆的切线只要一动对方就听到劲了,也很难走化,很明显不是李师原文的本意。同时,左右也只是举例说明,上下、前后也都是如此,只有接触点粘住不动,在化的瞬间“已”完成打的全过程,才能完全适应同任何武术实战的要求而独具优势,才是太极拳所要求的真正身灵。(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