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文汇报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取得重要突破
首次将肋软骨用于修复大关节软骨缺损
张长青教授(右二)团队的研究成果首次将肋软骨用于修复大关节软骨缺损。(六院供图) 本报讯(记者唐闻佳)拆下自己的小部分肋骨,修补大关节软骨缺损,这一创新技术在上海正变为现实。近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张长青教授在骨科权威杂志《JBJS》发文介绍“自体肋软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大面积软骨病变”重要突破,这是人类首次将肋软骨用于修复大关节软骨缺损,这一“移花接木”式的创新技术突破了长久以来的大关节软骨缺损修复难题。
当前,因自然衰退老化、遗传、运动损伤等导致的关节损伤患者日益增多,且呈低龄化态势。诸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关节一旦出现大面积软骨缺损,即使通过各种方式修复,也只能恢复为纤维软骨,临床效果欠佳,至今鲜有重建偷明软骨的技术。
张长青团队在前期研究中发现:用动物自体肋软骨修复动物膝关节软骨缺损,肋软骨内偷明软骨细胞可转化为关节的偷明软骨。在此基础上,张长青带领团队在2018年尝试将人体的自体肋软骨用于髋关节、膝关节以及踝关节软骨的修复,皆取得显著临床效果。
根据三年的随访结果,入组的20例年轻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上升了近30分,疼痛明显缓解,显示了良好的早期临床效果;影像学研究结果显示,肋软骨在移植后与关节软骨呈现相似信号强度,并且在CT上观察到移植后的肋软骨与软骨下骨形成了生物新结合,预示着良好的远期效果。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症状,而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恢复原有的运动习惯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