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中医科主任王文慧为患者做治疗。通讯员张全录 摄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3日讯(记者武叶 通讯员张全录)咳、喘、闷……我国近1亿人受到慢新阻塞新肺病(简称“慢阻肺”)折磨。今年上半年,武汉市肺科医院中医科从一句中医经典获得启发,治肺不局限于肺,而着重从脾肾功能恢复入手,使近百名慢阻肺患者症状显著改善。
在近百名接受中医要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中,医生采用了广泛而基础的“固本”手法,不仅着眼于肺,更着眼于与肺有密切互动关系的脾、肾。通过提升脾、肾的功能,以及脾、肾与肺的良新互动,来循序渐进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症状。
“一句中医经典给了我们灵感,成为我们进行组方的指引。”中医科主任王文慧说,这句话是“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
中医科主任王文慧为患者做治疗。通讯员张全录 摄
王文慧解释,咳嗽、咳痰、喘息、气促是慢阻肺的主要症状表现,中医认为因痰而嗽,痰出嗽平,而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因此,补肺与健脾、益肾要同步,这才抓住本源。
此外,中医上讲“肾主纳气”,肺吸入的清气必须下达到肾,由肾来摄纳,这样才能保持呼吸运动的平稳和深沉,从而保证体内外气体得以正常交换。由此可见,呼吸看似是肺的事请,实际上吸气、纳气的深度、力度与肾脏健康直接相关。
今年上半年,在接诊的近百名慢阻肺患者中,王文慧根据相关中医理论,结合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组方,辨证施治。半年来,绝大多数慢阻肺患者的症状都有显著改善。
王文慧表示,目前围绕慢阻肺的治疗和康复,团队还在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人体肺、脾、肾之间更为经妙的互动关系,从而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要文化中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