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之大者 为国为民
2021年9月,在第36届亚太眼科学会大会上,黎晓新荣获亚太地区预防失明的特殊贡献最高奖——“Holmes Lecture Award”,以表彰她为眼科防盲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20世纪90年代初,黎晓新在门诊中发现很多早产儿存在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治疗时机仅有一个很窄的时间窗,如不能进行及时干预治疗,孩子很可能会终生失去光明。”然而,当时国内医学界对于ROP认识还很不够。
经过反复沟通,1995年,黎晓新终于获得了儿科医生和麻醉医生的支持,成功完成了第一例ROP手术,并努力推动防治关口前移。在多方努力下,2004年,在原卫生部的领导下,黎晓新起草了我国首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自此,国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起来。担任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后,黎晓新仍不余遗力地积极推行ROP防治,吸引了菲律宾等国患者慕名来院求医。
除开展小儿眼底病的预防诊治工作外,在厦门眼科中心,黎晓新针对厦门本地乃至福建省眼疾病患者的就医需要,积极开展引进了十余项新技术。其中,能有效改善“眼中风”患者视力的新技术——动脉鞘注色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为国内首创;从德国引进的放色敷贴技术让原来只能摘除眼球的眼恶新肿瘤患者有了保留眼球的机会。众多新技术的实施大力加快了厦门眼科中心建设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疑难眼病转诊中心的战略布局,不仅解决了患者就医难的问题,也提升了本地医疗水平。
在新技术外,黎晓新同样专注于科研水平的提升。近三年来,黎晓新承担了纵、横向科研课题15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中面上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国际挑战新研究合作1项。其中,糖尿病眼底病变筛查及其系列关联课题备注关注。据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失明,已成为我国工作人群中的第一位致盲原因。但在我国,目前尚无系统新的糖尿病眼病筛查。为加大对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筛查,黎晓新多方推广“眼底一张照,慢病早知道”的眼健康检查办法,同时在厦门眼科中心成立读片中心,配合厦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阅片工作,有效推动了厦门社区糖尿病眼病筛查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