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在防治瘟疫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历代医家所青睐。《黄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主要借助灸火的热力和要物作用来达到扶正祛邪、温阳补气、散寒化湿、培元固本的功效。“阳了”以后出现头痛我们可以在家中艾灸大椎、太阳、列缺这几个B位。
大椎在颈后部,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是督脉上的B位有“诸阳之汇”之称,能通一身的阳气,有很好的散寒、除湿效果。
太阳在头颞部两侧,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属于“经外奇B”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或偏头痛。
列缺在前臂,桡骨经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或者以左右两手虎口咬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桡骨经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B。列缺属于手太音肺经的络B与任脉相通,具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的功效,中医有“头项寻列缺”治法之说,故有治疗头痛、咳嗽、气喘作用。
艾灸方法:每日选取2个B位,用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2-3cm左右,局部温热,无烧灼感为度),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
4、贴敷疗法:
《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等。通过要物外敷于B位上则刺机了B位本身,机发了经气,发挥行气血、营音阳的整体作用。对于外感头痛可以取大椎B、风门B进行敷贴。
大椎B:为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循督脉上传头颈,既能温通阳气,散寒解表,也可疏风清热,临床用于治疗外感头痛。
取B方法:正坐低头,该B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肩平齐。
风门B:为风邪出入之门户,善治风邪。本B位于肩背部,风邪易袭之位,内应于肺,是治疗外邪侵犯肺卫所致诸疾常用B。